杭州培训机构主导下的研学旅行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2022-08-17 10:08

杭州培训机构主导下的研学旅行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相关各界对研学旅行市场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研学旅行是我国传统旅游的延伸,它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游学,是一种结合了学习和旅游体验的课外教学或训练活动。 当前,研学旅行在我国各地持续升温,除各中小学,旅行社及专业研学旅行机构外,各教育培训机构也争相利用辅导课时上的解绑和评价上的改革,在研学举行课程体系设计、路线精品化建设、教与学方式变革、评价机制探索等方面逐步探索。但与此同时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效果良莠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部分老师专业性不都够,对学生教育和培训技巧不足,影响研学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重新认识研学旅行课程的独特价值,在把握实施要点的基础上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系统有效实施。

关键词:杭州教育培训机构;研学旅行;问题与对策;

一、文献综述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研学旅行开始逐渐被重视。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倡导“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正式为研学旅行正名。此后又有系列政策出台,研学旅行开始受到教育界、旅游界和学生家长们的普遍关注。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魏永等(2013)就提出了研学旅行,不仅仅是“旅行”,更是“研学”,不可舍本逐末。

宏观层面,研学旅行初步完成了覆盖全国的国家级基地(营地)布局。从2017年到2018年,教育部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分两批在全国遴选命名了621个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构建起了以营地为枢纽、基地为站点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并且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平台。

中观层面,研学旅行已经得到规模化推进,并形成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经验模式。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946所学校、3.3万名家长进行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情况调研结果显示,2017年全国学校参与率平均为38%,2018年已经达到50%。上海、江苏、山东、湖北、天津、辽宁,2017年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比例均超过了50%。2018年重庆、内蒙古、北京、浙江、黑龙江、新疆、福建等省市自治区学校参与率也都超过了50%。陶友华(2015)曾基于各地不同的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区域特色对于研学旅行进行了研究探讨。

微观层面,研学旅行的课程化体系正在初步成型。教育部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了研学旅行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等五大板块为主题,在全国各地开发了一批精品课程,打造了一些精品线路。然而,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研学旅行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丁运超(2014)基于提高研学旅行质量,提出其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王雪(2016)对于研学旅行发展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强调要知行合一;陶熠瑶(2017)就研学旅行发展阶段的收获与困扰,就行了探讨;王心怡等(2018)从研学旅行发展的价值角度,探讨了其带来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