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特质、能人角色与村庄经济发展:一个微观案例的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7 10:08

关于农村乡贤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乡贤是治理乡村的中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已经颁布了多个关于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发展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农村将如何发展,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振兴农村,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乡贤的来源与时代内涵、乡贤治理的作用价值、推进乡贤治理的措施三个方面,按照文献发展脉络与逻辑对乡贤治理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关键词:乡贤; 乡贤治理;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一.引言

201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对于提升全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具有深远意义”,文件充分强调了乡贤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利用乡贤文化和乡愁作为纽带促进“乡贤治理”的进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2017年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201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而在乡村振兴中,乡贤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乡贤治理”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乡贤”的定义和其在旧时代和新时代不同的内涵、“乡贤治理”的作用与价值、外界对“乡贤治理”的引领作用以及“乡贤治理”的困境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乡贤的来源和内涵

  1. 乡贤的来源

乡绅是传统中国社会社会中的一个特权官僚阶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乡村的建设都有乡绅发挥作用,而当今社会的“新乡贤”也是由以前的“旧乡绅”转变而来的,在如今的新时代、新环境、新背景下人们赋予了“旧乡绅”以新的含义,让它进一步延伸成为了“新乡贤”。“新”代表新乡贤依托于当代社会的大背景、大环境的诞生;“乡”代表从旧乡绅的在场演变为了现如今的更旷阔的空间范围;“贤”代表从旧乡绅的注重伦理道德到新乡贤的不仅注重礼俗教化,并且重视贤达人士自身所具备的经济实力、人脉和知识等(刘玉堂、李少多,2019)。中国古代有“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这里的自治即为乡贤治理,同时乡贤为乡里推崇的立德、立功、立足的 “郡书者”,同时还应具备阻止不合理权利扩张的才能与关注公共利益的品格等(娄明,2019)。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新乡贤应当有能力,在经济、政治 、文化方面有具备一定的知识且能够解决相关问题;有情怀,在功成名就之后自愿的为家乡献出一份力量;有闲致,满足于物质需求之外,注重自我的声望。(叶修政、曾起郁。2019)

  1. 乡贤的时代内涵

新乡贤的构成在空间领域上更加广泛。第一类是“不在场”乡贤,不居住在农村,但是为农村事业做出贡献;第二类是“在场”乡贤,长居乡间;第三类是部分“在场”和“不在场”乡贤,一切愿意为了农村的脱贫致富贡献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新乡贤”(赵亚楠,2019)。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对该农村地区发展有利的都可以称之为“新乡贤”。这些人或物都与某一农村地区有着及其紧密的联系,但他们不受地域位置的限制,都可以被称作为“乡贤”(吕霞、冀满红,2019)。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身份属性”的概念。身份属性含义为新乡贤的身份构成更加多样。宏观上来说,新乡贤是指有智慧、有财力、有经验,能够对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并乐意献出力量的贤达人士。从微观上来讲,新乡的构成不仅仅包括编制内人员,还包括退休干部、海外华人等政治、经济上有贡献的人(赵亚楠,2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