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29 08:01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课题目的及意义

期货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高级的市场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期货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功能,能够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有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前瞻性预测和及时调控,有助于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并争取大宗商品的全球定价权。

我国近代期货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投资者结构不完善、缺乏足够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一直是制约我国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两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企业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意识越越来越强,参与期货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而真正的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仍然缺位。深入研究与分析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情况,探索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可操作性方法对于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稳步健康发展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相关专题文献对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期货市场投资主体的构成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没有脱离散户多、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较少的情况。

当代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起步时期投资者结构便成为一个主要研究问题之一。马越跃(1995)出期货市场参与者的结构要合理,期货交易的套斯保值者、投机者的合理比例是7:1,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市场的稳健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期货市场的清理工作基本结束,褚玦海(2001)指出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比例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是一个市场趋于成熟的标志;当时期货市场交易规模严重萎缩、交易量直线下降等皆可诉诸于市场参与者结构的不合理,市场资金的枯竭等因素。随后的几年中,期货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市场信心得到恢复,投资者结构趋于优化,但投资者机构不合理仍是我国期货市场主要的问题之一;倪丹(2008)指出,我国期货市场 散户行情严重,5%的机构投资者不足以促使中国期货市场功能正常的发挥,散户投资者资金量小、不够理性,无法承担市场上套期保值所转移过来的风险,从而影响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发挥。改变散户型期货市场,调整投资者结构成为共识。

在对策与建议方面,学者们对国外期货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作为解决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合理问题的重要参考。黄运成(2007)研究了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发展及与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及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提出抓紧培育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根据中国实际,鼓励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审慎进入期货市场等建议;吴悫华(2008)指出尽快推出我国的期货投资基金,积极引导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等作为解决此问题的主要办法。这也与在此问题上国内学者主流的引入期货投资基金,散户投资者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看法大致保持同方向。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相对海外严重偏低。投资者结构从中小散户向机构投资者的转变是期货市场发展和成熟的必然途径和重要标志,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既是机构投资者丰富投资组合、规避现货投资的内在需求,更是提升市场运行质量,在更高层次上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投资者结构调整大势所趋。

三、主要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