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银行承兑汇票买卖的法律效力文献综述

 2022-09-03 22:39:26

论银行承兑汇票买卖的法律效力

摘要: 实践中,银行承兑汇票买卖行为盛行,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骗取资金,纠纷频发甚至危害金融秩序。在此情况,需明确银行承兑汇票买卖行为的法律效力,从而规范票据市场。本文即针对银行承兑汇票买卖行为的法律效力进行文献的整理,分析银行承兑汇票买卖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银行承兑汇票买卖的法律效力。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 票据买卖; 交易关系;票据无因性

一、文献综述

(一)引言

银行承兑汇票买卖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票据转让模式,一直是票据市场的争议焦点。当事人进行银行承兑汇票买卖的目的,是为获取现金,实际是一种融资手段。一般而言,银行承兑汇票通过背书和贴现的方式进行转让,其转让过程中应当具有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票据转让应当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票据法》第十条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文件均予以规定,而银行承兑汇票买卖并不具备真实的交易关系。对此,银行承兑汇票买卖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存在不同的观点。银行承兑汇票买卖作为融资的一种方式,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的经济压力,但同时其涉及到票据市场甚至国家经济的安全,因此针对银行承兑汇票买卖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不具有真实交易关系的银行承兑汇票买卖的法律效力如何,本文即针对该问题进行文献的整理分析,进而明确银行承兑汇票买卖存在的问题。

(二)银行承兑汇票买卖法律效力的研究现状

1. 银行承兑汇票买卖合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