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的娱乐化改编问题——以小说《林海雪原》的改编为例文献综述

 2022-09-03 22:39:31

“红色经典”的娱乐化改编问题研究综述

【摘 要】“红色经典”的改编,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越来越有“人性化”的趋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多元化的,综合了多种分析视角和阐释方法。本文欲在相关文献的阅读基础上,通过通读、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有关该问题的研究角度等做粗略的综述。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林海雪原》; 娱乐化改编

“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最早应出自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它指的是“一批产生于革命年代的文学作品,以lsquo;三红一创rsquo;(《红旗谱》《红日》《红岩》《创业史》)以及《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山乡巨变》《林海雪原》《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欧阳海之歌》等长篇小说为代表。这些作品,以记录革命战争历史和农村土地改革与合作化运动为题材,以讴歌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兵英雄形象为主旋律,曾经风靡于那个lsquo;激情燃烧的岁月rsquo;,鼓舞了整整两代人的革命热情。”[1]也正因此,其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至今,就被不断进行着改编。之前的改编大多遵从小说原著,将主要人物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红色经典”的改编越来越有“人性化”的趋势。但在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二十一世纪初的改编尤甚,这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从笔者能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很丰富,主要从传播学、文艺学、政治学、文化学的视角入手,也有人针对《林海雪原》的改编做过一些研究。

一、传播学视角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关照“红色经典”的娱乐化改编问题,必然要涉及许多传播学理论。学者王宗峰的《凡圣之维:中国当代“红色经典”的跨媒介研究》 [2]中,作者通过对革命历史小说和两次影像化改编风潮的具体解析,运用传播学、场论、叙述学等理论,从多个层面指出了“红色经典”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的演化,经历的其实是一个由“神圣”退入“凡俗”的改造过程,准确地概括了“红色经典”所遭遇的命运,揭示了它在社会舆论和媒介中演变的基本轨迹与途径。

而学者於曼的《红色经典:从小说到电视剧》[3]与前者相比,则比较注重“lsquo;红色经典rsquo;改编何以会lsquo;热rsquo;?”、“大众文化lsquo;场域rsquo;中的角逐”以及大众传媒在内的具体的问题。

除此之外,湖南师范大学蔡骐教授的研究生蒋志臻的硕士毕业论文《“红色”记忆的消解与重构——新世纪电视剧新“红色经典”传播现象研究》[4]中,大量运用“编码解码”、“受众分析”等理论,研究“红色经典”改编后跨媒介的传播方式及其所产生的意义,深入分析其传播效果,以及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等。

二、文艺学视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