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石窟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9-02 08:09

龙游石窟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慢慢提高,外出旅游的人与日俱增,而旅游景区在满足游客游览,休闲度假等旅游需求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其旅游景区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龙游石窟开凿历史的研究,了解龙游石窟的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龙游石窟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通过对龙游石窟游客满意度的调研,研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旅游景区; 龙游石窟; 发展对策

一、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尤其是可自由支配收入日益提高,与之相对应的是消费水平也有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旅游成为现实。而旅游也已经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龙游石窟景区想要在市场上留有一席之地,保持市场竞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对景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反思,以及对未来做好充分的设想和规划,以便迎接更大的挑战。关于旅游景区的研究,不管是最初的规划还是未来的预期设想,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国外很早就注重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问题。法国和意大利作为欧洲版图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自然风景旅游成为其旅游产品的主要支撑。国外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景区的深度开发、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等方面。

在景区的保护方面,早在1930年法国就出台了《风景名胜地保护法》,将天然纪念物和富有艺术、历史、科学、传奇及画境特色的地点列为保护对象。Peter(1997)提出了对古建筑保护中的几个要点:①强调整体环境的保护,强调保护大型古建筑;②尊重不同时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历史消息,在改造和更新中注重利用传统建筑风格的要素。S Nawir,R Manda等人(2017)在《Implementation of ELECTRE Method in Determining the Priority of a Sustainable Tourist Attraction Development in Gorontalo Regency》提到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是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工作面比较大,任务琐碎而繁重,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为安全管理提供组织上的保障。H Anthea Rogers(1995)在《Pricing practices in tourist attractions》中认为,旅游景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有限的,应遵循合理规划和开发,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

在国内,关于旅游的评论、报道和文章不少,但主要是从事旅游规划的专家和学者们提出的,涉及的主题是在某个旅游点过去开发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挖掘,力求创造出该旅游点新的看点和新的价值。进入新世纪,学者们对中国旅游从多领域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为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热点研究。①在对旅游景区地位的研究,比如伍士然﹙2012﹚在《龙游石窟:未解的千百年之谜》中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认为,旅游景区从属于旅游业,只能作为配合主导产业的关联产业来发展。田志美,叶玮等人﹙2008﹚在《龙游石窟成因初探》中认为对于一般经济区域来讲,旅游业只是一个重要的具有战略产业特征的产业类型,在国民经济中产业规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每个地区都适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董楚平﹙2000﹚在《龙游石窟之谜》中认为选择旅游业作为特定区域特定时期内的主导产业,除了具有明显优势,还应客观认识旅游产业的现实资源、市场动力机制与市场潜力。②对旅游资源产权及对遗产资源管理的研究,比如,杨林德﹙1998﹚在《龙游洞室群的价值与保护的探讨》中认为民营企业获得经营权投资开发景区在合理的规制合同制约下,不会改变景区的国家所有性质,但要避免陷入短期逐利的误区。杨林德﹙2005﹚在《龙游洞室群的价值与保护的探讨》中认为中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受到旅游产品的利益驱动已经偏离了其作为纯公共产品的目标,解决国家公园旅游产品的悖论需要由私人生产者的参与。认为旅游资源产权不可转让的理论依据是景区产品的公益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论与价值核算问题。方龙龙,金平斌等人﹙1999﹚在《龙游石窟群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认为景区产品市场化应在一个完善有效的公益性事业管理机制的框架内实现,而门票专营权的转让使景区失去公益性,性质上成了私人企业的资产。③对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研究,比如,杜建军﹙2015﹚在《龙游石窟的价值与保护》中认为旅游景区的管理制度必将是以渐进的方式由水平分工体系向垂直分工体系过渡。朱光辉,朱诚﹙2002﹚在《解读花山石窟群》中认为目前中国各地的旅游景区大都处于一个发展中阶段,并且大多地区发展的不是很好,经常出现缺乏规范化的管理,需要政府部门以及外界的力量加以整合。④对区域旅游开发的研究,比如,保继刚﹙2000﹚在《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中、吴必虎﹙2001﹚在《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对区域旅游开发一般模式的原理和方法做了深入研究。吴铮争等人﹙2004﹚在《论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中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机制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张建雄﹙2003﹚在《滇西北旅游业发展中的隐忧与对策》中认为建立概念性品牌,可有效降低区域内各地旅游开发成本,解决西部地区“出口”不畅的问题。对于资源欠优地区的旅游开发,一些研究试图在区域发展的客观因素上建立开发演变的优化模型。⑤对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比如,吴必虎、彭华、范业正、刘锋等人在旅游规划中运用系统观建立了相关的技术分析模型,为旅游规划奠定了基本框架。旅游规划的设计思路一方面通过数量模型化,将各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精确化;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人文生态的和谐发展,使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趋于融合。王剑等人﹙2004﹚在《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开发规划优化设计研究》中通过对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的计算,评价、调整旅游地开发规划设计方案。⑥对旅游景区发展动态规律的研究,比如,张立生﹙2004﹚在《我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中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国内旅游景区规模的影响程度,认为经济和交通条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朱晓辉﹙2012﹚在《舟山海洋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中运用旅游地理、旅游市场基本原理、心理学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游客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偏好、旅游线路选择、旅游城市喜爱、旅游交通选择、旅游住宿偏爱的选择行为规律。

综观国内外关于旅游景区的研究,国外学者在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方面,较为广泛和深入。国内学者在多元化和本土化研究方面的新点与热点则更为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活动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而如何将景区发展的更好成为每一个景区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以往文献的仔细研读,并结合实践中对龙游石窟景区旅游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实证数据为依据,具体阐述龙游石窟景区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龙游石窟景区旅游发展和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