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对杭州旅游经济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9-01 10:09

城中村改造对杭州旅游经济的影响

摘要:城中村是在我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和文化背景下,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问题,城中村的改造对于杭州旅游经济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本文就此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更好的为课题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中村;杭州;旅游经济;旅游业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最早的城中村现象开始出现。而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急剧膨胀,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上地获得扩展的空间,农村土地逐步被蚕食,大量实行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村落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包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中村便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而的诸多问题亦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瘤疾。本课题研究的是城中村改造对杭州旅游业的影响,在收集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城中村改造的文献有非常多,但是直接作用于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的文献较少,本文现将文献综述阐述如下:

刘中一(2004)从本质上讲,城中村是我国体制下特有的现象,但与国外旧城改造相比,二者之间还是有其相似的地方,因此借鉴国外旧城改造成功的一些经验是有意义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以欧文和霍华德为代表开始了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的探索,倡导“新协和村”、“花园城市”理论并进行了相关实践。然而,仅仅两年之后“新协和村”便以失败告终,“花园城市”的实践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开展了以大规模改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其目的在于彻底摧毁老化衰败的社区及贫民窟以创建宏伟的城市蓝图。同样,“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也并未取得预期成果,反而给许多历史性城市留下了不少难以挽回的巨大破坏,而且还导致了贫民窟的蔓延,加剧了西方城市中心区严重的衰败现象”。

江滨(2007)在发表的论文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改造的模式研究,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国内典型城市的城中村改造经验和模式。同时,系统分析了昆明市城中村的现状、经济社会等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和现有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城中村改造中各个参与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结合昆明市城中村的现状,提出了不同情况下城中村改造的模式,进而提出了优选改造模式,并以莲花池片区城中村改造就优选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为实现最终的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先行,分类控制、完善村集体经济,引入市场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政策倾斜和避免出现新的城中村等六个方面。

康颖(2012)发表的论著城中村改造布局规划研究提出影响城中村改造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在利益博弈视角下分析影响城中村的布局规划的相关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布局规划示意图;提出了政府、开发商、城中村村民三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下,城中村改造布局规划中改造后的城中村如何进行安置。结合西咸新区洋东新城王寺街道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城中村改造在各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布局规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