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诗歌对楚辞的继承与发展文献综述

 2023-10-24 09:10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南明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崇祯朝廷覆亡后由明朝宗室以复兴明朝为旗帜在南方建立的政权。这个短命王朝仅历四位皇帝,并以朱由榔殉国为告终。随着大顺政权覆灭,满清入主中原,汉族军官民绅开始寄希望与残存的朱明王朝并在各地兴起了抗清运动,也因此产生了许多以爱国思想为主题的诗歌篇章。有亡国痛心之作,如徐芳《踏月行》、屈大均《秣陵》;有思念故国之作,如屈大均《昌平道中》、李瀚《广陵元夕》;有悼念英杰之作,如胡春生《怀凌井心》、有悲叹命运之作,如屈大均《春日雨花台杂咏》、陆延抡《春兴》等。

由于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和海峡两岸对峙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和战国中后期的楚国多有相似。国家灭亡、生命消逝的悲痛与恐惧,极大地冲击和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因此,在这段时期中,创作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对楚辞都有明显的继承又有相对的发展。

至今,在学说界,对南明诗歌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重视。潘承玉著《南明文学研究》系统研究这一时期文学特点。张晖《帝国的流亡》针对这一时期的诗歌进行了整理探究。严迪昌在《清诗史》中评价道“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历史现象,是刻印有深深的时代烙印的群体”,“具有巨大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张兵《论清初遗民诗群创作的主题取向》从古代诗歌发展史的角度提出南明诗歌“既是古代遗民诗的史的完美终结,又是清代诗歌的辉煌起点。”然而在研究南明诗歌时往往着力于其诗歌本身的特色,而未以文学发展历程为着眼点探究从其特色形成的原因。因此,以南明诗歌对楚辞的继承与发展为视角,能够对南明诗歌的创作面貌有一个更深刻而真实的体悟。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南明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孑遗王朝,但也是一个历史存在。在中国文化的流传与发展中,南明文学具有独特且不可忽视的人文价值,而诗歌恰是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楚辞的影响下,南明诗歌中的思想文化、审美视角弘扬了传统爱国精神,成为民族民主革命的不竭源泉,其创新与发展更是带动了清朝诗词的发展。本文通过以南明诗歌的内容艺术对楚辞的接受与继承为研究对象,补充南明诗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源流中与楚辞的继承关系并探究南明文化对中国文学发展的价值意义。

三、参考文献:

[1]顾城.南明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20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