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裂变——《劳燕》小说论文献综述

 2022-08-18 09:08

《劳燕》研究综述

摘要:张翎的战争题材小说《劳燕》一经发表便备受关注,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劳燕》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梳理《劳燕》的论文研究成果,简要概括总结了当前从叙述方式、文化碰撞、女性形象和人性书写等角度研究《劳燕》的现状,为对《劳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战争; 叙述方式; 文化碰撞; 女性形象; 人性书写

一、文献综述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母题,近年来,刘庆的《唇典》、范稳的《重庆之眼》、徐怀中的《牵风记》等长篇小说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战争岁月,对战争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进行了个性化的战争书写。海外华人作家张翎也不乏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她的长篇小说《金山》、《阵痛》中都有部分涉及抗日战争这一历史背景。而出版于2017年的《劳燕》更是张翎聚焦战争及战争对个体命运影响的作品,是张翎实现其“战争三部曲”野心的第一步。

作为一部出版于2017年的小说,网络上能够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并不多。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劳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燕》叙述方式的创新,侧重于分析《劳燕》中“亡灵叙事”和“它—叙述”的运用;二是《劳燕》中不同文化的碰撞,注重探究牧师比利、美国士兵伊恩和刘兆虎这三位主人公所代表的不同文化身份及其对女主人公的影响;三是对姚归燕这一女性形象的解读,分析姚归燕作为阿燕、斯塔拉、温德的三个侧面和她的创伤与成长;四是张翎对复杂人性的书写,体察《劳燕》中人性的疮孔与光亮。

(一)叙述方式的创新

不同于传统的战争小说,《劳燕》以三个亡灵交错叙述并穿插一定书信、日记、戏曲、地方志、新闻报道等文体的独特方式讲述战争故事,其叙述方式的极大创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在《边界写作与文本建构——张翎的lt;劳燕gt;论说》一文中,钟梦姣和沈思涵肯定了《劳燕》中“亡灵叙事”在表现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指出“从亡灵视角对悲惨世界的一点点拼贴,更能引发对战争的深层次思量”[1]。周春英、成朱轶二人将张翎小说《流年物语》和《劳燕》中的叙事新变结合起来研究,进一步提出张翎叙述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小说主题变得丰富多元”、“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小说结构由线性变为立体”。[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