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不同类型信息线索对人际印象形成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9-07 10:09

研究文献综述

1 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的影响因素

1.2 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Martin 等人(1990)研究了认知努力(cognitive effort)在印象形成中的作用。他们认为认知努力影响印象形成过程,认知努力多就更易于产生对比效应。Wyer 和 Scull(199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知识类型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当激活的信息由特质概念组成时,它们更可能起到解释解释框架的作用;当激活的是行为者——特质的联结时,它们更可能起一种比较标准的作用”。当人们对模糊的目标信息进行编码时,头脑中最可利用的信息有时作为解释框架产生其影响,有时也可在判断阶段作为参照标准影响印象形成的过程。但何种因素决定哪种效应占主导地位,则可能取决于激活信息的种类。

Ford 等人(1995)和 Stapel 等人(1997)研究了动机对印象形成的影响。他们认为精确动机可以形成“一种对可利用的类别更仔细且批判的考虑”,或者形成“一种为解释刺激信息寻找可选择类别的倾向”,或者促使具有精确动机的被试“可以避免使用启动的构念”。

2 社交网站

2.1从计算机媒介交流(CMC) 到社交网络(SNS)

计算机媒介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 是指通过两台或两台以上联网计算机进行的人际沟通,比如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如QQ)等进行的人际互动。但是从广义上讲,CMC也包括使用其它电子媒介工具进行的人际文本互动,比如通过手机收发短信等。

研究者主要关注计算机支持下的不同互动技术的社交效果,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此类现象的不同研究皆可归于CMC。而社会心理学取向的CMC研究,主要检视人们如何使用计算机(或数字媒体) 管理人际互动、印象形成、关系的形成与维护( Walther,1996,2007) 。被社会心理学家广泛研究的形式是电子邮件互动、个人主页和博客。匿名制的网络情况下,网络用户的自我呈现方式其实是对自我的一种重新构建。再刺激出现不少研究人员认为再这样的网络中,人们史无前例的摆脱了束缚摆脱了了社会的规范和现实生活,自由自在的在网络中扮演塑造自己渴望而又在现实中无法达到的那个形象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重建自我认同,构建一个理想中的自我。但社交网络的出现使这一情况彻底的改变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