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响应型DNA八面体递送小分子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3-02-05 08:02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DNA载体简介20世纪80年代,Nadrian Seeman首次引入了DNA纳米结构,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但现已成熟的领域。

[1] DNA纳米材料设计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促进了许多新型纳米结构的出现。

不同的DNA纳米结构的流体力学尺寸通常在 10~200nm左右,将四向连接的DNA构建为DNA八面体的顶点,然后通过其单链结构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DNA八面体线框,八面体DNA纳米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结构稳定性、易于通过细胞膜屏障和功能可编辑性等优点,因此八面体DNA纳米结构显示出作为药物递送和肿瘤治疗载体的潜力。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化疗药物均属于非特异性细胞毒性药物,对正常组织同样会造成损伤,引起了不良的副作用,所以小分子药物在癌症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用pH响应型DNA八面体递送小分子药物治疗肿瘤中,载有药物分子的DNA作为防护门阻止药物分子从孔道中释放,但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刺激下,防护门才能被移除,从而使药物释放出来,激活可生物还原的化疗前药,实现选择性杀伤细胞,同时降低毒副作用。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存在的周围微环境,包括周围血管、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源性炎性细胞、各种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复杂环境,主要表现为缺氧、弱酸等。

人体正常组织和血液的pH值在 7.4 左右,而肿瘤组织的细胞外环境呈现弱酸性(pH值6.5~7.2)。

在肿瘤细胞内,溶酶体和内涵体的 pH 进一步降低(pH值4.0~6.0),利用肿瘤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具有较低 pH 值的这个特点,可实现肿瘤部位的深层穿透,将药物运送到靶部位,使药物在肿瘤部位蓄积从而释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