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生态旅游示范区示范效应研究——以溱湖湿地公园为例文献综述

 2022-05-04 08:05

苏北生态旅游示范区示范效应研究(溱湖,潘安湖湿地之一)

文献综述

一、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产生背景及其概念界定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人们环保意识与旅游需求日益增强,国家也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旅游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日益重视。目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营销热点,在不少国家和地区还被认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国际生态旅游协会(1993)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强调保护生态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原生性。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生态旅游观念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旅游景区当中选出了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这些景区既是生态旅游区中管理规范、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也是具有巨大生态价值的典范,来结合中国国情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示范区。本文旨在通过对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什么、生态旅游示范区将产生怎样的效应的研究与讨论,借助溱湖、潘安湖湿地为例,同时阅读与思考国内外大量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研究文献并进行概括总结,以期得出对生态旅游示范区相关内容的界定。

加快旅游业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部署高度契合。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以独特的自然生态、自然景观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为依托,以促进旅游者对自然、生态的理解与学习为重要内容,提高对生态环境与社区发展的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区域。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在生态旅游示范区中经过一定评判标准、优中选优后确立的, 以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来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系统来提高我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在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的认识、规划设计、协调管理以及日常的宣传教育等方面都亟待提高。本文是通过对已经建成并开始运行的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产生的各类效应做出分析研究,诸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这也是基于必须坚持的发展原则,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开发,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生态效益,但同时经济效益也可在此过程中得到大力发展。

二、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产生效应:

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类型多样,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又为其增添了人文色彩,以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目标,能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富集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维护自然、人文资源的永续利用为目的,力求保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统一。

1、经济效应

现行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助推了旅游大发展、经济大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围绕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改进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制,提服务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