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3D打印创新教育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7 09:51:46

中小学3D打印创新教育调查研究

[摘要] 教育与技术相结合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所议论的一个话题之一,这注定了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必定占着一定的地位的使命感。在教育领域里,作为一位新贵——3D打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再度冲击传统教学的效果,但是同样的,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对于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育难免会众所纷纭,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几所中小学开展3D打印相关课程情况的调查,初步了解3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状,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也为了使得更多的学者对于3D打印创新教育的支持和为了促进3D打印创新教育在中小学普及,以及希望能够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3D打印 创客教育 中小学教育

  1. 前言

自2013年开始,以“中小学3D打印”为主题的文献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3D打印与中小学教育之间的联系。致力研究中小学3D打印的学者不断涌现,当然以“中小学3D打印”为主题的文章也跟着升温。截止目前的研究,便可在中国知网的网站上搜索到以“中小学3D打印”为主题的文章已经有21篇。虽说以“中小学3D打印”为主题的文章目前仅有21篇,但是以“3D打印”为关键词搜索,便能够知道已经有1345篇文章,当然一部分原因是3D打印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技术与教育结合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并且中小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未完全革新,所以在中小学开展3D打印相关课程的效果难免能够如人意。也正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导致中小学3D打印相关课程的普及受到层层阻挠。

事实上,导致中小学3D打印创新教育难以普及,已经不是技术的问题,不是设备的问题,更不单是教学模式的问题,而是师资人才短缺。因此,研究中小学3D打印创新教育问题具有基础性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研究中小学3D打印创新教育问题能够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和中小学课程设置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自身专业成长。

创客教育,政策先行,教育部于 2015 年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 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了未来五年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鼓励探索 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从政策层面将刺激3D打印教育市场的快速增长。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多地考察,及国内、国际会议中强调“3D打印技术”的重要性。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3D打印被列入“十三五”国家规划纲要。美国新媒体联盟(NMC)在《地平线报告 2015 年(基础教育版)》中也指出,未来 2~3 年,3D打印技术将成为主流趋势[1]。因此,对于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开设3D打印创新教育课程已经是一件迫切的事情。同理可知,中小学3D打印创新教育问题是很值得关注与研究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1986年美国提出3D打印。这一概念的出现,吸引了大批的研究者来关注3D打印问题。随着技术时代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以横冲直撞的态势奔向各个领域,目前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备受瞩目。追源溯本,3D打印教育能够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和追捧,是有一定道理和理论依据的。杜威的 “做中学”理论在富技术环境下的支撑3D打印教育的“做”中学中与时俱进,得以完善发展。因此3D打印教育具有研究的理论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