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命运及其易性叙事的运用——以《玉米》三部曲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31 10:08

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毕飞宇的创作研究文献进行大致分期,并将2000年后对毕飞宇小说研究的文献分为分析女性命运和对毕飞宇叙事技巧两类,同时通过对易性叙事的文献分析,探讨通过毕飞宇笔下女性命运的分析,展现易性叙事技巧在男性作家中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毕飞宇; 女性命运; 易性叙事;

一、文献综述

毕飞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发表了大量的作品,他的文学创作一直在持续,因此对他作品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对毕飞宇小说的研究大致可以以2000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在2000年以前,对毕飞宇的相关评论的数量并不多,多数集中在对题材、叙述角度及创作风格上,比如黄毓璜的《春意阑珊半山腰——谈毕飞宇近期小说》、葛红兵的《文化乌托邦和拟历史——毕飞宇小说论》、晓华、汪政的《毕飞宇的短篇精神》、吴义勤的《感性的形而上——毕飞宇论》等著作。认为毕飞宇小说的题材主要是:“写现实的破碎状态”和“拟历史小说”,采用“知识分子叙事人”这一叙事角度,创作总风格是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象,形而上与形而上,真实与梦幻的高度和谐与交融。

2000年后,毕飞宇创作了《青衣》《玉米》《平原》等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研究者纵观前后期创作历程,从多个角度,综合论述了毕飞宇的小说创作。王长国指出小说《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是毕飞宇创作风格的转折点。余玲在之前葛红兵、吴义勤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哲学层面对毕飞宇小说做了研究,认为其小说是从三个维度展开的:一是历史的个人化体验与传达;二是对都市人生存环境与现状的观察与思考;三是对人性深层心理的挖掘与探视,认为《楚水》《叙事》等作品为第一维度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构建了一个现代人对历史的深邃洞察和复杂情感,具有理性的形而上的风格”。而第二维度的代表作则有:《九层电梯》《林红的假日》《卖胡琴的乡下人》等,主要特点在于“以乡村和自然健康的人性为或潜或显的参照,观察、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可能对人的身心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第三维度的代表作则为《青衣》《玉米》三部曲等,其创作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人物心理耐心地解析与展示,和对其深层意识的细微观察。在话语叙述上,毕飞宇在第二维度上转向了两个方面,分别是描摹商品经济世俗物欲下的都市生存实境和物欲挤压下的人的异化。对于第三维度的《青衣》和《玉米》等作品,张萍等学者试图解释一个关于性格和命运相关的辩证命题,也有学者如陈琳、侯芮文等,从“女性文学”角度进行阐释。还有学者如赵婕等,认为毕飞宇用心塑造的并非是单纯的小说人物,而是当今社会中的自我生存困境的焦虑。也有研究者如付艳霞跳出“三阶段论”的圈子,以“冰”与“火”两个意象指代毕飞宇创作中的三组两面性,即形式的技术化和灵动性,主题的寓言性和多元化,创作立场的残忍和温情,由此揭示出作家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以上研究多为毕飞宇小说的总体研究情况,而近年来,对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命运的分类和深入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大部分涉及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分类,对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境、作家设置情节的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进行分析。如张洁的《女性宿命的判决书——读毕飞宇的lt;青衣gt;》,从女性形象的传统审美特点,及作家通过三个情节的构建,来暗示和推动筱燕秋的悲剧命运,认为毕飞宇是对女性无法逃离的命运进行判决而没有提出女性逃离命运的方法,并以此给予女性心灵强大的震撼。张晓燕《匍匐在男权阴影下的乡村女性——论毕飞宇lt;玉米gt;系列中的女性形象》,则通过对作家在《玉米》中构建的三个人物形象:玉米、玉秀、柳粉香,来分析乡村男性阴影下的女性命运,并通过人和权力的畸形依赖关系、人性深处对权力的渴慕,试图解读女性在面对扭曲生活的无力和来自于人性的女性命运悲剧根源。王向东的《父权阴影下的女性之痛——毕飞宇lt;玉米gt;系列小说论》同样从玉米、玉秀、玉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玉米是父权伦理最后的守护者,玉秀是父权文化的欲望客体,玉秧则代表了父权规制下灵魂的蜕变,而毕飞宇则是通过三个女性形象的流动变化视角来展现女性无法摆脱父权阴影的痛苦,并认为女性只有“痛定思痛”,才能清醒地面对女性自我的未来,寻找女性独立的道路。赵林云在《论毕飞宇的女性悲剧书写——以lt;青衣gt;lt;玉米gt;为中心》中认为,毕飞宇描写女性艰难漫长的拯救之路是从生命个体的维度上对女性命运进行关照,认为从这个层面来看,女性的生命个体是有超越生命、人性和社会等多方面限定的,女性尽管遭受着来自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迫和不同,生命中的痛苦也有来自自我内心的禁锢,而毕飞宇所做的,就是试图描述女性试图拯救自我的艰难道路。孙晶在他的《毕飞宇小说女性意识探微》中,从毕飞宇小说女性的生存意识、女性命运的悲剧意识和毕飞宇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三个方面,对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命运作了宏观上的概括分类,其中涉及女性和女性之间的独特关系,也涉及女性和男性的关系,并试图解释现代女性生存境遇的社会、思想和文化的深层次心理结构,从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毕飞宇对其笔下女性命运的建构原因。在悲剧意识上,则从女性追求幸福而不可得,艰难抗争却最终失败的事实来揭示女性命运无法摆脱的悲剧结局。在审美取向上,选择了无奈、悲悯和历史等关键词作为对毕飞宇小说语言和创作基调分析的切入点。刘明的《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书写及其认知》从女性的生存、命运和创作原因对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概括化分析,他将毕飞宇的女性书写分为三个群像:母亲类群像、欲望化群像、边缘人群像,并将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命运的悲剧进行了抗争、人性、命运和性格等角度的分析,最后,对生活和地域文化对毕飞宇的创作的影响进行了归类和分析。除了人物分析外,还有从手法和技巧角度对毕飞宇的创作进行剖析和论述的。赵翠翠的《论毕飞宇小说的悲剧叙事》则从毕飞宇的悲剧叙事角度对其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分别从悲剧意识的来源、艺术内涵、艺术向度、立场与风格及艺术修辞角度进行了具体论述,是一篇从写作技巧上对毕飞宇的小说进行全面分析的一篇文献。

而葛丽君的《尽精微以致广大——毕飞宇小说论》、艾春明的《毕飞宇小说创作研究》、则不再局限于毕飞宇笔下的女性,而是全面地对毕飞宇的小说创作进行了深入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