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套语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8 10:08

《诗经》中的套语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口传时代留下的文化结晶,《诗经》自产生以来,直至今日的文本,经历了从口传文学到书面文学的跨越,其中套语作为口传文学的显著特征也随着《诗经》流传了下来。在西方米尔曼·帕里(Milman Parry)和其学生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Lord)以“荷马史诗”为研究对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籍华人王靖献也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展开对《诗经》套语现象的系统研究,随之在我国国内掀起了一股套语研究的热潮。为此,本文即有关国内外《诗经》套语现象研究展开文献综述,以进一步探索现阶段《诗经》套语研究的成就以及套语在口传《诗经》中的价值。

关键词:口传文学;套语现象;国内外研究现状;《诗经》套语的价值

一、文献综述

口传文学作为惟一伴随人类始终的文学样式,在书面文学还未产生的口传时代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历经口传时代的《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抒情歌谣集,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更是口传时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结晶,其套语化现象自然显著。套语作为口传文学的显著特征,在西方早有米尔曼·帕里(Milman Parry)及其学生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Lord)围绕“荷马史诗”展开过系统的研究,然而,有关套语现象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表现的系统研究则由美籍华人王靖献首创。他在“帕里—洛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特点及其韵律,因地制宜地应用帕里-洛德理论展开对《诗经》套语现象的研究,提出了众多颇有开创性的建树,传入中国后形成我国口头程式理论研究第二路径的核心,打开了一个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口传文学的学术自觉产生于18世纪和19世纪,当时的中西方学者对于口传文学的特点进行了纵横比较的深入研究,然而对于口传文学中的套语现象的研究却并未投以太多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不够完善。有关口传文学中显著的套语现象系统研究,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进行。美国哈佛大学古典文学教授米尔曼·帕里(Milman Parry)和其学生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Lord)才以“荷马史诗”为研究对象,对南斯拉夫的史诗讲唱展开田野作业调查,将历史遗存下来的史诗演唱歌手的现实状况与《荷马史诗》这一书面文本进行比较,来探讨叙事史诗的编写以及演唱套语的规律,扩充形成一整个完整的批评体系,提出了“口头程式理论”这一概念,也被学界称之为“帕里——洛德”理论。在其著作《故事的歌手》中将“程式”(即套语)定义为:“在相同的格律条件下为表达一种特定的基本观念而经常使用的一组词。”该理论自20世纪30年代创立以来,不但在美国的民俗学的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反响,随之还被逐步推广至对于全世界众多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成为一种跨文化的系统批评方法。至20世纪50年代初“帕里-洛德”理论被推广并应用于欧洲各民族的古代叙事诗的研究并延及东方。

《荷马史诗》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在口传文化传统中得以流传,不无例外,中国作为史诗丰富的文明古国其口传史诗传统也较为深厚。首先将口头程式理论应用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是美国的的汉学家和美国华人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傅汉思(Hans H.Frankel)对《孔雀东南飞》展开研究著有论文《中国民歌lt;孔雀东南飞gt;里的套语语言》;王靖献(C.H.Wang)对中国第一部抒情歌谣集《诗经》展开研究,著有书籍《钟与鼓——lt;诗经gt;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以及Alsace Yen对明代话本小说的研究,撰有《The Parry-Lord Throry Applied to Vernacular Chinese Stories》。

在国内,我国对于套语的关注其实早于帕里展开对“荷马史诗”的口语研究。由宋而还,中经清代,我国的语言学家就开始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诗经》的语言,通过将习语进行归类,并通过广征博引的比较,以令人信服的切实证据,阐释出既定的短语的意义。我国关注到套语理论在《诗经》上的运用实则也早于王氏,闻一多第一个注意到,借助对于套语系统的考查,是研读《诗经》的众多方法之一。后于20世纪30年代相继涌现了一批著名学者,对《诗经》中口头诗歌文本形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热议,这一过程大体类似于在西方有关学习和对《荷马史诗》的口头传统的争论一样,代表学者有朱自清、顾颉刚。

不过遗憾的是,前辈学者并没有对此展开系统的研究,也未像王氏一样在继承“帕里——洛德”理论的基础上构筑起一套新的可在中国古典文学运用的理论模式。直至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口头史诗的研究以及诸如像美国的汉学家和美国的华人学者等应用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才引起国内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学者的关注,至90年代开始积极运用理论进行本土化实践。在中外研究大环境下,中国在有关对于“帕里——洛德”理论的相关介译中形成两种研究路径,一是以朝戈金、尹虎彬为代表的民俗学领域,通过介译口头套语理论的相关著作,如《故事的歌手》等而将其引入到中国,并将其运用到民俗学中的口语研究,主要表现在朝戈金1997年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的《口头程试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2002年在“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lsquo;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rsquo;学术研讨会”发表《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以及2018年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的《口头诗学》和2019年发表于中国民族报上的《口头传统在文明互鉴中的作用》等,尹虎彬有2000年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的《口头程式理论》以及2015年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的《故事的歌手》等相关论文;其第二路径则是围绕美籍华人学者王靖献对于诗经套语的研究展开,代表学者有立足于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学者周发祥、谢谦、赵毅衡等。主要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周发祥发表于学习与思考的《帕利-劳德理论及其在lt;诗经gt;研究中的应用》、谢谦译王靖献的著作《钟与鼓——lt;诗经gt;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等。本文对于《诗经》套语现象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第二路径展开,立足于王氏的研究,对《诗经》的口头传统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