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妓女的命运悲剧——以《羊脂球》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8 10:57:53

《羊脂球》文献综述

——女性主义在《羊脂球》中的新解读

摘要:莫泊桑的《羊脂球》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上层人士的自私与伪善,表达了对被凌辱的底层人民的同情。本文主要通过梳理知网的论文,总结了国内研究《羊脂球》的现状。同时整理了女性主义的相关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总结研究女性主义在《羊脂球》中的新解读。

关键词:《羊脂球》;妓女;女性主义;综述

《羊脂球》以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莫泊桑选取了十位代表当时法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物,以妓女羊脂球为核心,将资产阶级的自私嘴脸与妓女羊脂球的善良爱国形象形成对比,因此,在对《羊脂球》这部作品的研究上,国内研究者显然不仅仅只局限于它所传达出来的思想。

一、国内研究现状

《羊脂球》发表于1880年,几百年来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一是研究《羊脂球》的艺术特色,如本文的语言、“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主题内涵的表达等;二是对莫泊桑作品中妓女形象的总结,将不同作品中的妓女按特点进行概括;三是将羊脂球与中外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

(一)艺术特色

《羊脂球》作为莫泊桑的成名作,无论是其语言技巧、手法的运用还是主题内涵的表达都是值得后人细细研究学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