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台湾“乡愁文学”选文及其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3-11-27 09:11

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语文教学强调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学性,品味其语言魅力,也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1]

写作的原因之一是缘情而作,作家的经历和情感对其文学作品的写作语言的影响不可小觑。了解作家的作品类别并对教学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对教师来说,能更好地把握语言的情感方向和魅力。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一)文学

文学(literature)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为“piecesofwriting that are valued as works of art, especially novels, plays and poems (in contrast to technical books and newspapers, magazines, etc.);piecesofwriting or printed information on a particular subject”。由此可见,文学的概念中外界定几乎没有差异,但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释义更为详细。

(二)台湾“乡愁文学”

台湾“乡愁文学”也可以直接称为乡愁文学或怀旧文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1949年海峡两岸被人为地隔绝之后,两岸的同胞骨肉分离寻根谒祖和领略华夏大好河山的愿望,可碍于海峡两岸的隔绝,却无法实现,他们的乡愁带有很大的遗憾意味;还有一部分是从台湾到海外去的一些台胞,他们同时系念着海峡两岸的土地和亲人,其乡愁建立在复杂的心情上。固此,这些人借助于文学来抒发自己的怀乡念亲的思想感情,乡愁便成为台湾当时特定环境下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一种文学题材。乡愁文学也可以看作是文学现象。本研究中的乡愁文学主要是指文学题材一种。

(三)台湾“乡愁文学”选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