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共产党在甘肃的民族政策述论文献综述

 2023-10-25 11:34:59

文献综述

一、研究趋势

红军长征“就是指在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撤出,向陕甘地区的战略大转移。” “民族政策是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国家机关及其他政治团体在一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相关法令、规定、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和。” “民族政策是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改善民族关系、办理民族事务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红军长征经过苗族、藏族、回族等十三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各民族关系的融洽相处,研究红军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红军长征时期在甘肃主要经过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时期的民族政策,是甘肃省民族政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研究党在甘肃藏、回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料散见于地方文史资料,使得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

(一)关于红军长征的相关研究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就有重要意义。国内有关红军长征的各种史料和记录很多,研究范围涉及很广。主要涉及有长征的名称、长征的原因、长征的准备、长征的战略决策、长征中的若干重要会议、重要战役、密电问题、长征的评价、长征精神,还有长征途中的经济供给、长征中的商业、财税工作,长征中的外国人等。

1.国内关于红军长征的研究

(1)长征概念、原因、准备

徐占权在《解读长征》中列举了史学界关于红军“长征”一词由来的三种说法,首先提出“长征”一词的分别是王明、毛泽东和朱德。而他更倾向于最后一种观点。即“lsquo;长征rsquo;一词的首次使用则是在1935年5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朱德名义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lsquo;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rsquo;。这里是首次提出和使用lsquo;红军万里长征rsquo;一词。”该书中还对红军“长征”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做了界定。认为“长征”一词

外沿较大,它包括各支红军的战略转移行动,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词的外沿较小,只表明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行程,而不是所有红军长征行程的总和,也不是所有红军长征的总称。

袁征和谢庐明主编的《长征起始阶段研究》中对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作了详细分析,他认为 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是导致红军被迫长征的根本原因,而“左”倾冒险主义指挥下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则是导致红军长征的最直接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