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学理论下大班音乐韵律活动“面条舞”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3-12-07 03:12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动作是幼儿认识探索周围世界的重要方式,是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动作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教育手段,可以使幼儿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他提出了体态律动的教学法,并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主张开展以音乐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幼儿园的音乐韵律活动中教师通常运用音乐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体态律动,使教学活动更富有趣味性和开放性;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表演能力;发展幼儿的音乐素养。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音乐韵律活动,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教育与发展,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选择执教大班韵律活动《面条舞》,将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煮面条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提高对选段音乐的理解与表现能力,促进幼儿对随乐律动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体态律动学理论:严凤云在《论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一文中提到: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所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主要的教学实践内容之一。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动作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和认知。它强调的是听觉、运动觉、思维和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向培养儿童的听觉专注力、观察力,思维想象力、动作敏锐反应、自我控制和创意,增强儿童音乐表现力。

强调幼儿要把身体作为乐器,把感知到的音乐通过动作表现出来。而这些表达音乐的动作主要是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开展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幼儿全身心参与音乐律动游戏,能积极思考创作随乐动作,产生对音乐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浓厚兴趣,发展良好的音乐素养。

2.幼儿园音乐韵律活动:许卓娅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表明,韵律活动简称为律动,它是指身体在运动和造型的过程中,努力与相伴的音乐保持和谐关系的一种艺术表现活动。发展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满足幼儿对身体活动的需要;参与音乐过程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以及交流合作的需要。

(三)体态律动学理论下大班音乐韵律活动《面条舞》的设计的文献综述

1.体态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价值的相关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