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对玩具的认知及指导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文献综述

 2022-09-07 10:24:47

幼儿教师对玩具的认知及指导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摘要:玩具是儿童的玩伴,是儿童探索人生和世界的教科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业。但是不同的玩具对儿童身心的作用不同。作为幼儿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幼儿教师对玩具的认知及指导幼儿使用现状影响着幼儿园活动和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对玩具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师的指导行为。因此本文对幼儿教师对玩具的认知及指导现状进行分析,探寻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改进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师;玩具;现状;

一、文献综述

(一)玩具的相关研究

1.玩具的概念

根据《教育大辞典》,玩具被定义为:供幼儿游戏使用的物品,是游戏的主要物质基础。一般有:形象玩具、技术玩具、智力玩具、音乐玩具、体育器材和玩具、娱乐玩具、民间玩具、结构玩具等。玩具的设计应能反映现实生活,活动多变,符合教育、美观、卫生、安全、结实和耐用的要求。《教育辞典》也认为幼儿的玩具是专供幼儿游戏时使用的物品,具有形象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可变化使用等特点,能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和兴趣。对于玩具是什么,早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先生就对其做了一个通俗而广义的解释。他认为玩具不单单是指在街坊上所卖的一种供儿童玩的东西,而是儿童看的听的和触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作玩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