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杨巷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文献综述

 2022-03-01 09:03

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1.引言

田园综合体是现代农业发展进步的产物, 也是一个继农业产业园、美丽乡村、特色城镇和全球旅游更高阶段的产物。建设田园综合体能综合强调主导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田园社区建设以及农村集体经济、村民的共同参与和就业增收的一体化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是用城市因素解决乡村问题,创造城市人的乡村消费。城乡互动是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空间上把城市人和乡村人“搅合”在一起,在行为上让他们互相交织。用企业化承接农业企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在基础产业和新兴驱动性产业起来后,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就会发生大的改变,该地区就可以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为原住民、新住民、游客这三类人群,营造新型乡村、小镇,形成社区群落。田园综合体最终形成的是一个新的社会、新的社区。[1]

2.田园综合体发展的趋势

2.1.历史背景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紧接着,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田园综合体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打造全新田园综合体任重道远。勇先创景认为田园综合体发展的背景有以下四个方面:(一)社会背景——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经济背景——农业发展缓慢,产业模式有待创新。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让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传统的农业园区已不符合新的经济形势。农业发展进入转型阶段,传统农业园区面临较大压力,亟待创新产业模式,田园综合体则应运而生。[2](三)文化背景——城市病加剧,乡村旅游盛行。大城市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房价高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严重等等,城市病愈演愈烈,使人们越来越向往闲适的乡村生活,开始了“回家运动”和“寻找乡愁”。回归乡村的人们开始建设新农村,而都市人已不再满足传统的休闲观光游,开始追求有验可体,有情可寄的乡村旅游。根据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发布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未来10年乡村旅游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乡村旅游正在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四)环境背景——生态时代,倡导绿色发展。 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农村经济增长面临的新问题,农业除了承担农民增收的功能,还要承担起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田园综合体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开发原则,充分利用本土自然资源,挖掘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将农业生产生活休闲观光化,使乡村焕发新的活力。[3]

2.2.现状分析

2017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田园综合体”,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4]

随后,田园综合体有关政策迅速出台。2017年5月,财政部印发《关于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逐步建成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5]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