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2 11:12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一)国内研究现状1996年 6 月,孙义在《当代青年研究》上发表题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调试》[1]一文,第一次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但是在此后数年,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理论界也缺少对这一问题的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

直到2003 年我国高校首批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年,尤其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就业压力大,心理压力大,各种问题开始凸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08年前后,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达到高峰,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呈现回落趋势。

在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国家和政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基于当前文献研究,我国对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成因、干预路径。

1、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现状的研究。

贫困大学生容易存在自卑、自闭、敏感、要面子、拒绝帮助等问题。

韩福东概括贫困大学生自闭心理普遍、角色不适应、自卑心理严重[2];葛恒阳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总结为敏感、容易误解、封闭、自卑、焦虑、抑郁、困惑等[3];史马力总结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为抑郁、自卑、冷漠[4];张媛媛分析出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成因是经济困难、环境变化、教育模式、社会评价与社会支持、自我认识等原因[5]。

2、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