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风筝线”——义乌海外华商外出、生存、居留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21 03:11
  1. 文献综述
  2. 义乌商人群体

2010 年 6 月份,义乌市工商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义乌市场主体数破14.5万户,达145384户, 其中个体工商户129792户、企业15592家。日均新增主体 113.8 户。其中从事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的市场 主体占据了绝对主流。从义乌市民政局统计数据来看,义乌现有注册同乡商会超过 30 余个,包括省外的江西同乡商会、安徽同乡商会等,还包括省 内的瑞安同乡商会、武义同乡商会等。[2]

义乌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商人群体的拼搏的精神、经商头脑。如“浙商”、“温州商人”等群体,义乌商人成为了义乌经济发展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提起义乌的商人,人们最大的印象就是“鸡毛换糖”。

许多研究者很注重义乌特有的经商文化传统、义乌人特有的刚正勇为性格和勇于创新的 精神在小商品市场兴起和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义乌所发生的最有意义的制度变迁 ,就是一批 日用小商品的经营者完全摆脱了传统农业的狭小市场空间,以祖传的“鸡毛换糖”的小商品交易开拓市场 ,开创了以专业市场群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义乌模式”。[3]

有学者择浙江省义乌市这个新兴商贸城市为个案,以其中极具活力的商人群体形成发展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探究由此而带给地方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实际变化,试图从中揭示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相互交织中的我国社会转型的一般性路径特质、行动者逻辑以及可能的演进趋势等,将商人群体与社会转型联系到一起。[4]

还有学者从经商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商人群体。在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联系,由文化内生出一个推动制度变迁和经济进步的组织。作者转向了通过民间习俗传统来理解商业文化,从“鸡毛换糖”这一经商习俗文化及其两个边缘文化现象———“义乌兵”和“板凳龙”,说明朴素的商业习俗文化能引导个体的行为演变成有组织的群体行为,进而会形成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进步的新兴商业力量。 [5]

特别的是,有学者从社会网络建构的角度,对义乌外来商人社会网络的建构、同乡商会与商人社会网络的正负功能分析,认为外来商人虽然居住在社区中,但是缺少和社区成员、邻居间的必要交往和联系,不利于基于业缘的城市社区网络的建构,造成商人城市社区网络的缺失,居民 缺少对城市社区的归属感。实际生活中,同乡商会社会网络实际上是他们的“精神社区”,起着主要的网络支持作用。这种过度依赖于“精神社区”而忽视城市社区, 不利于城市社区融合和整合。[6]

义乌能从当初的“鸡毛换糖”到现在的“贸易全球”,离不开商人群体的拼搏努力。从各种研究中可以看出,义乌商人的经商思想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这些群体注重人际关系的联系,在市场发展中成为社会转型的助力。但是已有研究中少有对义乌籍外出商人群体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本研究针对这一空白。

(二)义乌政府功能

每一个成功的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市场和政府的合理平衡之上的。 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市场是一个推动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发动机。但是几乎所 有的经济成就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目前世界各国的竞争,就是看哪个国家最能有机地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效地结合起来。纵观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历程,在市场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政府都适时地进行正确 的引导和扶持,促进了市场发展上新的台阶。二十多年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义乌小商品市场由群众自发性质,发展到“归行划市”的规范化发展、成立股份制集团公司进行规模发展和今天走向国际化的会展经济,政府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义乌政府的做法是:在直接经营领域让市场去干,让经营者去干,减少对 企业微观事务的干预[7]

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义乌地方政府始终坚持资源配置的市场取向, 在市场的 具体经营环节, 坚持民营化、市场化,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义乌商人群体优势, 把市场办成义乌人的市场而不是义乌政府的市场。[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