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文献综述

 2022-03-18 21:37:41

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发生多次重大的舞弊案件,不但使公司本身财务及商誉遭受损害,也让相关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和银行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同时普通投资者也对投资环境逐渐失去信心,这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农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被分类为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农业上市公司具有的生产周期较长、实地盘查困难、气候环境影响较大且交易对象分散等特点,更使得农业上市公司成为财务舞弊案的重灾区,这不利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由此体现出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关于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宄比较少,可供参考和学习的资料较少,如果抛开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行业特性,那么关于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研究大多同样适用于农业类上市公司。因而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动因、识别、治理和手段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国内外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差别。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舞弊动因的研究

国外对财务舞弊动因理论的研宄日益完善,逐渐形成四种会计舞弊的动因理论。

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二因素论)。

Bologna和Lindquist(1987)把舞弊形容为冰山,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部分。能看得见的冰山部分表现为显性,也是舞弊结构考虑的基本因素,即组织目标、效率衡量、等级制度、技术状况、等级制度以及财务资源等;隐藏在海平面下的部分表现为隐性,也是产生会计舞弊行为的根本原因,包括认知道德、情绪情感、文化价值、观点态度和思想素质。

2、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三因素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