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减持的动因及后果研究——以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07 23:06:18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 国外学者关于大股东减持动因的分析

Silber(1991) [1]通过对美国限制流通股票的研究,认为收益水平越高,折价幅度越小。而折价幅度小,股东减持的可能性就降低。

Patrick Bolton(1998)[2]认为,对大股东而言,控股可以为他们带来比抛售更大的收益,因此大股东会控制抛售的比例让自己保持控股的地位。

Pintroski 和 Roulstone(2005) [3]认为大股东作为上市公司内幕人员的组成部分,他们往往占有最新的公司信息,并且也是逆向的投资者。大股东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当他们认识到公司的未来业绩和收益与当前的外部市场预期不同时,他们就会进行交易,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Parigi amp; Pelizzon(2008) [4]通过研究证明,当公司股价被高估时,大股东会选择放弃持股而换取直接的现金利润。

Rozeff 和 Zaman(2009)[5]提出,由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掌握着内部信息,因此他们对股票的买卖往往与在交易市场上消息灵通的逆向投资者做法是一致的,当股价被低估时,他们选择买入股票,当股价被高估,他们选择减持股票。

Huddart and Petroni(2014)[6]认为,内幕人士会在公司宣布收益中断之前的很长时间就开始抛售股票,以避免自己的损失。因此,当公司的收益下滑时,大股东也会存在减持行为。

  1. 国外学者关于大股东减持手段的分析

Healy和Wahlen(1999)[7]认为,内幕人士拥有对会计盈余进行管理的动机,因为他们要通过操纵盈余获得超额收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