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中医药企业成长性分析文献综述

 2022-03-07 23:04:22

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资本主义市场发展较早,对于企业成长性方面的研究相较于国内也较早起步,代表研究学者很多、研究较为全面具体、研究成果也有很多,既包含企业成长性的定义,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因素以及对企业成长性研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等问题。

  1. 企业成长性的定义研究

Adam Smith(1776)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译文中阐述了分工和市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Marshall、Charles Babbage、Hleibenstein等,他们从不同角度总结和发展了Adam Smith的企业成长论,这是对古典经济学用分工的规模经济效益解释企业成长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他们还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认为企业的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水平的过程。

Williamson(1985)[1]认为企业的成长有助于弱化信息不对称等市场矛盾,将企业成长看成企业边界扩大的过程,在他的“有效边界”理论中,企业可以通过纵向边界的不断延伸达到成长的目的。

Coase(1937)[2]提出企业成长性的具体表现。他认为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内部功能就可充分说明企业的成长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优化内部结构实现成长。

Penrose(1959)[3]对企业成长性提出更为明确的定义。他认为企业成长性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经营规模和企业性质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能力所引起的。

  1. 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因素

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和企业的绩效水平对企业的成长性有很大的影响。

Rodrigo[4]等通过西班牙的高科技企业样本,研究发现创新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