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文化解读文献综述

 2022-09-03 10:09

《百年孤独》研究综述

摘要:1967年,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百年孤独》,短短三四十年间,《百年孤独》在中国掀起了一股世纪狂潮,但是2011年以前,因作者马尔克斯与国内出版商未达成一致的意见,《百年孤独》中文正版一直不能与国内读者相见。但这似乎从未影响中国读者的热情,也从未影响《百年孤独》对中国读者的诱惑。研究《百年孤独》的文献日益增加,也日趋完善。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搜索中国知网,查阅关加西亚·马尔克斯书籍及论文,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对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研究的方向大致有三条:一是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二是孤独的主题;三是对《百年孤独》底蕴的探讨。

关键词: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孤独;女性;拉美文化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把现实和虚幻生动可信的呈现在人类面前。仿佛,那沉寂在拉美的马孔多小镇,人类一直存在着。“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竟然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让人类的神志出现如此的空灵。《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但作者的文字并不是狭隘的,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人类历史、移民文化、生命宿命的赤裸裸的整个世界的世纪孤独,这也是学者们长期以来,不懈研究的原因。下面我就结合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我自己的一些个人见解,来对《百年孤独》做一个概述,希望能对以后的研究者有一个帮助和启发。

一、写作方法的研究

无论哪一部文学作品,都极力与其他作品相区别,而创作方法是作家们追求的一个途径。《百年孤独》,采用人们鲜以为见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让作品在追求虚幻与现实中,达到了一个高度的契合。但一部作品中,不可能只运用了一种写法。以下是我对学者们研究作品中涉及到的主要的或是常见的写作方法的说明。

(一)魔幻现实主义研究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掌门人,而《百年孤独》更是深得其中的精髓。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是必定要存在,而且也必须是首要的。《百年孤独》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其实,马尔克斯对魔幻现实主义写法把握得那么好,这与他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马尔克斯从小就在外祖父家里长大,外祖父的家“时时处处充满着魔幻色彩,那里的祭坛供着众多神像,它们的眼睛在黑暗中熠熠发光,使人觉得它们都活了起来,以至于年少的马尔克斯一到夜里,就能感觉到昏暗卧室中的幢幢鬼影。”童年时奇特的生活环境、亲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马尔克斯认识到,虚构与真实之间、幻想与感知之间,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这一点在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中随处可见。对这一方面探讨的作品主要有:甘信风的《这不是魔幻,是现实主义——马尔克斯与他的lt;百年孤独gt;》[1];刘浩的《魔幻之旅、孤独之旅、悲愤之歌》[2];王晓东、邓卫新的《论lt;百年孤独gt;的魔幻主要色彩》[3];黄文娟的《魔幻外壳包裹中的现实内核剖析一一浅论马尔克斯lt;百年孤独gt;》[4]等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