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象与人文:论初盛唐诗中北斗文献综述

 2022-08-30 10:08

星象与人文:论初盛唐诗中北斗

摘要:唐诗中出现了大量的北斗意象,原因就在于诗人可以借助北斗背后包含的丰富内涵用简要而含蓄的方式表达更加丰富的含义。与此同时,许多诗人又因北斗具有的约定俗成的具体内涵而使得其对于北斗意象的书写流于公式化,很难写出新意。但是仍有少数诗人用创造性的思维来书写北斗,打破了这种固化的书写范式,使得北斗又被赋予了新的文学上特有的内涵。

关键词:初盛唐诗;北斗意象;天文志;四大类书;时间;象征

一、文献综述

仰望星空,北斗因其形如勺而备受人们重视。从古至今,人们对北斗的书写从未间断。唐诗更是无数次运用北斗意象来传情达意。初盛唐诗作为我国诗歌的高峰,其中的北斗意象书写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系统,有待我们去研究。因此,笔者以《全唐诗》为基础,结合盛唐以前的天文志、唐代四大类书中关于北斗的知识以及今人对北斗的研究资料,探求初盛诗人们在诗中赋予了北斗意象哪些独特的内涵。

在古代天文典籍中,编撰人对于北斗的书写主要集中在对于北斗的基本认识、知识整理方面。这也就相当于集腋成裘,目的是为了保存已有的知识,方便后人查阅。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于北斗的认识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系统了解古代人对于北斗的认识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珍贵的资料。

梳理唐代之前的天文志,我们可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北斗具有授时作用,指导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在精神领域,魂归北斗、“北斗注生”的信仰更是提高了北斗的地位;在政治领域,北斗位居璇玑之内,靠近极天,被视为“帝车”,传达的是上天的旨意,代表的是神圣的君权与尊贵的地位;在战争方面,北斗厌兵,具有的是克敌制胜的奇妙力量。

而唐朝盛世给收集、整理书籍的浩繁工作以和平的现实环境、雄厚的物质基础,再加上统治者的支持、提倡。唐代的“四大类书”作为古代的百科全书,其关于北斗的记载比之前的天文志更加详实、准确。如: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中解说“玉衡”(这里指北斗七星中斗柄第一颗星)北边两颗星为“玉绳”时,就引用了纬书《春秋元命苞》,并参考了《文选》中《西京赋》的注释和陈俞本等多本书籍加以论证。

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些新的创造!比如:《北堂书钞》作为我国现存最早一部类书,开创了“事”与“文”相结合的编辑体制。诗文与史实的结合更有利于我们正确解读北斗意象在诗歌中的内涵,感知北斗意象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诗歌运用中的差异。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类书,欧阳询的《艺文类聚》也将“事迹”和“艺文”结合起来。并且,《艺文类聚》的“事文并举”(解释时,诗文紧跟事迹)比《北堂书钞》的“事文合编”(用“事”解释过的句子就不再用“文”解释)更人性化,更有助于后人理解。如:《北堂书钞》中提及北斗七星时,只是简单地引用《杨泉物理论》、《太平御览》等书说明“斗极所以成寒暑”的物理原因。而《艺文类聚》除了引用《春秋运斗枢》的文字解释北斗名称的由来和七颗星各自的名字,还引用了《吕氏春秋》中宋景公因有德之言而以七星象征延寿、祸避三舍的事迹。编者虽然只在类书中其收集、整理作用,但是其选择的倾向也会体现编撰者的情感、学术认知倾向。这说明,古人对事物(不只局限于北斗)的认识已经带有更多的感性认知了。而这样编撰类书的方式能够得到官方的认可,也说明这已经成为当时的主流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