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近体诗中的地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9 09:08

唐代近体诗中的地名用法研究

摘要: 地名在唐代的近体诗中被诸多诗人大量使用,出现时往往在诗中承担着一定的任务取向。一般而言,地名本身即可指向诗作的内容、背景、环境。除这些浅显的表面用途外,地名在精英荟萃的唐代应有更多值得探究的用法深意。然而目前学界在这一领域缺少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唐代近体诗中的地名用法研究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阐述此前在地名用法研究上的得与失,以期为深入探究、整合唐代近体诗中地名用法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 唐代;近体诗;地名用法

  1. 选题缘由

唐代诗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风格迥异的名家名作,唐代政治的开明给文人创造了相对自由开放的创作环境,而文人自身也极尽所能,展现出异彩纷呈的文学盛宴。唐代文人积极的入世情怀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一代士风和整个社会风气。文士们通过这些积极的入世途径,走上仕途。政局的动荡、朝廷的更迭,或因权力争夺、势力排挤等原因,唐代文人几乎都有过被贬谪的经历,也创作过大量在羁旅行役过程中的诗歌,创造了在诗中使用地名的条件。

同时诗在格律上有了更加严苛的规定与要求。诗经过在平仄、对仗、声律、字数等上的重重把关,形成了有别于古体诗的格律诗,即近体诗。它的体式限制反而成就了它的音乐性并让它在写景抒情方面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唐代近体诗庞大的数量、整体水平较高的质量使它可以成为研究地名用法的范围,特殊文化背景下大量羁旅行役诗的出现使地名的使用成为可能。其次在近体诗用韵、对仗等体式上重重的制约条件下,地名入诗更显得难能可贵,其背后必有值得深入研究的动因。因此,选取唐代近体诗作为地名用法研究的范围界定是必然的。

地名本身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是一个地方文化与历史成果的结晶。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学的关系,古今中外都有人论及。当然,从现代跨学科的角度来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则是近年来的事。探求文史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为文学作以地理描绘,乃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但对于地名的用法研究绝不仅仅局限于作为文艺与地理之间的一种沟通桥梁。也并不是指诗人专在一处地方有感而发的创作,而是探究地名这一名词在近体诗中作为非抒情主体出现时的用法。在唐诗中,地名是一段漂泊经历、一种复杂心绪的代名词。同时它作为近体诗的一部分仍要在诗歌中承担固有的平仄、对仗等方面的责任。在诗中用地名本身并非难事,但如何让地名在诗中运用自然,怎样能够顺畅地贯通全诗的情感,甚至作为辅助情感表达的工具从而创造出浑然意境,这才是研究地名用法的真正意图所在。通过研究唐代诸多名家巨匠有大量含有地名的近体诗作品,如李白《峨眉山月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春夜喜雨》、《登岳阳楼》,王维《使至塞上》,王昌龄《出塞》等,了解他们在近体诗中各具特色的地名运用中有何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对唐代近体诗中的地名用法进行总结,并分之优劣,从而整合出地名在优秀近体诗中独特的用法规律。

  1. 本课题研究现状
  2. 唐诗地名研究现状

关于唐诗的研究著作卷轶浩繁,目前从整体上对唐代诗歌研究的著作较多已有了具体而细致的划分。如许总《唐诗史》中,沈松勤、胡可先、陶然《唐诗研究》等著作中已对唐诗总体有了不同维度的具体分类与研究。宇文所安《初唐诗》、《盛唐诗》则从唐代不同时期分类阐述。专于研究唐代近体诗的著作,或从诗人角度进行分类研究,或从用韵、对仗角度研究。在这些涉及唐代近体诗研究的著作中或多或少都提及了近体诗中地名的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在某一诗人某一首诗中的妙处却无系统的研究。

在有关于唐诗的地名研究著作中,韩成武在1995年首次对唐诗中的地名使用进行研究,在《唐诗地名的使用艺术》一文中首次把地名用法分为“以人代地,以地喻人”、“借助某地的风俗、传说或历史掌故以深化形象和感情”、“借用字面,构成意境”三大方面,并结合李白、王昌龄等人的具体作加以阐释。而后他于《再论唐诗地名的使用艺术》一文中再次把唐诗中的地名作用分为五类“开拓诗境,壮大气象”、“引入地名,暗喻行踪”、“借用掌故,深化感情”、“寓人于地,含蓄蕴藉”、“借用字面,辉映情绪”,对前文的研究加以扩充。

对于名家近体诗中的地名研究中,李白、杜甫两大诗人的研究著作较多。较为典型的有邓锡斌《李白诗歌中的地名》,他认为“李诗中的地名使用主要是出于地名的需要,但对于入诗地名的选择和具体运用上倾注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技巧,因此显出某种特别的风致和情趣。”同时文中还提到李白使用地名时具有跳跃性和重复性的特点这分别体现了其飘逸不羁和清新自然的诗风。耿律在《杜甫七律中地理名词的运用艺术》中认为:“诗中的地理名词更是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杜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这在杜甫的七言律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同的地理名词在杜甫七律中的存在形式、类型特征、结构效果都有不同,这些差异正凸现了杜甫在地理名词运用上独特的审美眼光,对于探究杜诗的艺术性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其余对于李杜二人的地名研究方法与成果与上述两例大体一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