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歌苓《芳华》的“邀约式”写作文献综述

 2022-08-15 10:08

《邀约式写作——严歌苓lt;芳华gt;论》文献综述

严歌苓最新小说《芳华》的出版,掀起了一股怀旧的热潮,受到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读者的关注。小说自2017年4月份出版,在原定电影上映的9月5号之前,销量已经超过10万册。同名电影《芳华》票房达到了14.23亿人民币。在电影《芳华》的推动之下,小说的销售量也得以不断增长,获得了学界的关注。

自2017年6月29日第一篇关于《芳华》的评论文章:《青春、战争、匠气、中年怀旧及其他——评严歌苓lt;芳华gt;》出现到现在,相关的讨论和研究在不断充实。目前为止对于严歌苓小说《芳华》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

1、爱情。熊天玉在《严歌苓lt;芳华gt;中女性的主体性建构》里中,通过刘峰与小说里三位女性的爱情中透视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从刘峰和林丁丁的“触摸事件”中透视爱情和道德困境,个体欲望与“崇高”的道德要求的矛盾,从刘峰打发小惠离开剖析崇高价值体系的失落,新社会价值体系生成的表征,从刘峰和何小曼的爱情中探求爱与性的不同。陆丽霞的《“爱情”的位置——严歌苓lt;芳华gt;的情感论》也大同小异,表示《芳华》中的三种爱情模式,展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困境:第一种展示欲望与“崇高”的道德要求的冲突,第二种写出商品化与个人情感的矛盾,第三种展现爱情与心灵创伤的关系。

2、人性

赖晓培《人性的异化与救赎:lt;芳华gt;解读》对小说《芳华》中主要人物产生异化的原因与其人性异化的表现进行揭示和剖析,同时对人性异化后尚未泯灭的人性产生的自我救赎作进一步的思考与追问。相关论文还有李冰洋《严歌苓lt;芳华gt;中刘峰的英雄形象探析》,鄢耀珠《lt;芳华gt;:透过人性审视时代》。

4、历史

熊祥军.《芳华》叙事的空间对照和记忆重构[J].电影评介,2018(17):27-31.写《芳华》是个人情怀在宏大叙事中进行建构,将“集体记忆”和 “创伤记忆”进行一种半开放式的交流讨论,从而把这样的记忆展现、保存和重构出来。郑磊《严歌苓lt;芳华gt;: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纠缠》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宋剑华.青春记忆与历史真实的冲突——关于lt;芳华gt;》就历史真实性方面对《芳华》中的历史细节进行质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