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蒙学读本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17 09:05

古代蒙学读物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影响文献综述

蒙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词源角度来讲可分为两层含义。第一,蒙学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问的总称。因此说蒙学是一个特定层次的教育,是特指对儿童进行的启蒙教育。其阶段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阶段。第二,蒙学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教育机构的总称。《辞海》定义为:“蒙学,亦称蒙馆,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如村学、家塾等。所谓传统蒙学作文教学,是指在专职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作文训练。

研究中国古代蒙学读物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影响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从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中寻找解决写作教学问题的方法,相较于借鉴国外研究,对本国学生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尤其是写作教学是一种民族文化教育。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有着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民族习惯。如今的写作教学,也不能完全摆脱传统,“另起炉灶”。第二,该项研究可以为指导中小学生写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现如今的写作教学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过分重视作文的思想性、作文教学与生活社会相脱离、作文训练格式化严重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实现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促进每一位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但与此同时,在对于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研究中,蒙学读本往往被束之高阁。古代教育家所提出的观点常常被全盘否定,笼统的当做“糟粕”处理。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在我国文化长河中,就有很多教育家将自身的教育经验汇聚成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智慧。 其中不少著作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思想与当今中小学写作教学“文道结合”、“密切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突出重点兼顾其他”的原则不谋而合。因此直至今日仍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对 1990 年以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力求把握研究现状,探明研究方向,以推动传统蒙学教育研究,服务当今社会。

90年代以来对于中国古代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宋元两个朝代。例如王阳安于1996年在《教育探索》上发表的《宋元蒙学语文教学之研究》。樊彩萍于1999 年在《台州师专学报》上发表的《略谈宋代蒙学的教材与教法》等。研究的蒙学读本主要有西汉史游的《急就篇》以及合称为“三百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例如“《千字文》教材模式及教学意识流变研究”、“古代蒙学教材“三、百、千”研究”等。其中对于写作蒙学读本的研究则集中于《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如“《龙文鞭影》对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价值探究”、“《幼学琼林》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等。在此期间同样涌现出不少著作,例如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浦卫忠)、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张志公)以及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 )。在这些著作中,作者们都对中国古代的蒙学教材及其现当代作用做出了精彩的论述。值得一提的是,西华师范大学冯文全主持的“中国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研究”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为“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

《龙文鞭影》、《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写作教材。其中《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不待教师鞭策就可以一日千里。全书内容以史实人物、自然知识、掌故故事为主。逐联押韵,按韵部编排,用四言把历史上的人物、故事、古代神话、野史笔记中的资料加以条理化,读起来流畅顺口,便于记忆。如卷一中讲“重华大孝,武穆精忠。尧眉人彩,舜目重瞳”,两句相对,隔句押韵。它既是一部故事总集,又是一部典故大全,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明代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亦称《成语考》。作者为明代程登吉(一说为邱睿)。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是一篇非常出色的骈文作品。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如“富足曰殷实”,“区区,自谦之语”等。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有《钦定四书文》《读书作文谱》等写作教材,可见中国古代写作教学历史之悠久,内容之广博。

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是此领域中权威著作。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从总体上概述张先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式。第二部分是张志公先生的旧作,按照传统语文教育的四个步骤——集中识字、识字教育、读写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逐一整理和评介了历代蒙学语文教育的教材和方法,系统地总结和探讨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教材和方法,系统地总结和探讨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和问题。在第二部分中,系统论述了写作训练。包括“词”“意”并重的训练的原则,先“放”后“收”作文训练的步骤,“多作多改”的作文训练的方法等。

张中原、徐林祥等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对于研究的影响也颇为深刻。在写作教学这一章节中(p174-191),首先是对写作教学目标的论述。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写作教学的总目标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对此进行了目标分析,得出写作教学最重要的是“认识世界”、“锤炼语言”、“整理思路”。接着列举了写作教学的方法,例如单项写作训练、综合写作训练、强化写作训练、由画入诗、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最后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批改、讲评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写作教学的过程。在这一部分,与张志公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在书的第十八章-----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概述中,首先论述了我国古代从远古至清代的教育体制,接着从文选教材、诗选教材、经学教材、蒙学教材、作文教材五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教材体系。在作文教材中,先是明确了作文教材的作用,即“或供lsquo;检事rsquo;用,即为写作提供材料;或供lsquo;看文体rsquo;用,即为写作提供范例;或合二者为一”。同时详细介绍了《幼学琼林》、《龙文辫影》、《钦定四文书》三部教材。 最后总结了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经验。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了词义并重的基本原则,先放后收的具体步骤,多做多改的基本方法。

综观 1990 年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传统蒙学的道德教育研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客观地说, 也存在一些问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传统蒙学读物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精神和智慧,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接纳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今天的道德教育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资料编号:[24974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