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小说《审判》文学主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3-04-20 01:04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前言卡夫卡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宗师。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的权威和生活的不如意让他将自己的思绪寄托在创作中。

《审判》是卡夫卡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约瑟夫K的救赎故事:30岁的第一天,K在公寓里被逮捕了,经多方询问也没能得知自己所犯的罪行,在所有为脱罪所作的努力均告失败后,最后接受了审判。

小说直到最后也没有指明K的罪,且书中的法庭、法律制度更是超乎常理,因此出现了对小说主题认识的分歧,其中以宗教神学或社会学角度的诠释居多。

二、国内研究现状学者曾艳兵等认为中国的卡夫卡研究真正起步是20世纪70年代末[1]。

通过对论文、期刊文章的检索,笔者发现国内对《审判》的主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第一,借助《审判》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研究解读小说主题外显的语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小说的话语选择可以为主题的解读提供切入点。

方厚升将卡夫卡的写作特点概括为:聚焦于无所适从的弱者,充满怀疑绝望,在压倒性的悲观氛围中,可以感受到其对永恒、无线和神圣价值的热忱,给人迷惘和慰藉[2]。

昂智慧在将卡夫卡的创作归结为一部形式散漫但主旨集中的关于人类生存困境的作品,并提出卡夫卡将自己的生命演绎成了一部生存哲学专著[3]。

李家丽指出卡夫卡深受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和艺术方法的影响,《审判》中对腐败的司法制度的书写像一幅幅讽刺性极强的漫画[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