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萨尔曼·拉什迪《午夜之子》中的“异乡人”形象文献综述

 2022-02-13 08:02

全文总字数:4054字

文献综述

  1. 前言

萨尔曼·拉什迪,与石黑一雄、v.s.奈保尔被人们并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杰”,又因《午夜的孩子》所蕴含的现实意义被誉为“后殖民文学教父”。拉什迪于1948年出生于印度,13岁时移居英国,接触着多元的文化,“后殖民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贯穿其写作的最大主题,《午夜的孩子》则是最能代表拉什迪及其写作信念的最出色作品。《午夜的孩子》出版于1981年,先后三次获得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布克奖,被译为十二种文字。拉什迪在《午夜的孩子》中采用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的框架,将主人公萨利姆玄幻的个人成长史与独立后的印度史结合在一起,在多处表现出宗主国文化与印度传统文化交织下印度民族的命运与殖民地人民的文化身份困境。

《午夜之子》的主要内容从现实的一面看是萨利姆贯穿印度独立前后六十年的人物自传,却又通过离奇的神话元素与情节拼接出荒谬的形象,齐园在《边界写作中的东方形象——以lt;午夜之子gt;为中心》(2017)提出,拉什迪坚持的“个体化”叙述使杰姆逊所谓“第三世界文本”即“民族寓言”的判断得以实现,且在叙述中宣扬个体力量改变历史进程。在这样的叙述下,多元、东西方文化混杂的印度形象得以呈现,在拉什迪看来,印度文化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处于无限的发展变化之中。琳达·哈琴在《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中将《午夜之子》作为“历史元小说”(historiographic metafiction)的典型代表:“既具有强烈的自我指涉性,又自相矛盾地宣称与历史事件、人物有关”。拉什迪小说本质上是虚构的产物,其内真实性可作为其现实指涉的避风港,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以其为媒介剖析小说中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以及拉什迪本人在其中的思考。拉什迪童年时期主要在孟买度过,由于家人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不断迁居,在哪里都像一个异乡者,小说选择孟买为故事主要地点也是寄托了拉什迪本人对孟买的深厚感情以及多元包容环境的理想,“午夜之子”们以及萨利姆的遭遇更是反映了一种心灵上异乡者流放与迷茫的状态。本文将通过分析《午夜之子》之中带有象征与隐喻意义的异乡者形象,展现后殖民地社会文化生存现状以及拉什迪对此的未来愿景。

  1. 文化身份理论概述
  2. 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

霍米·巴巴对后殖民理论关于“他者”和“东方主义”的概念进行完善,他的研究促成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代表作有《民族与叙事》(1990)、《文化的方位》(1994)。在其众多理论中,“混杂性”理论对全球性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和文化身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他认为两种或多种文化混杂在一起会带给被殖民者一种无家可归的感受,使其成为精神上的流亡者,且经历了多重身份转变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也面临着身份认同上的两难,所创作作品中既有对殖民地的眷恋也不乏宗主国的思想。在霍米·巴巴看来,世界上不存在单一的真理,所有文化都是不纯的、混杂的。

  1. 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研究理论:

斯图亚特·霍尔是英国现代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其成长于帝国主义于殖民主义的双重阴影之下,双重文化的经历促成了其身份理论的形成,其前期理论代表作《电视讨论中的编码和译码》(1973)对社会文化媒介的研究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转向对文化身份的研究,为移民群体、黑人群体提供了一种全新而合理的文化身份观,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1991)中提出“应当把身份视作一种永不完结的生产”。此外,霍尔还运用文化表征理论对黑人“他者”的建构实际上是白人对这一群体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多重建构,将其简化为少数几个特征并自然化,针对这一现象,霍尔通过“反表征”的形式还原那些被标签化的真实形象,建立平等的新文化身份观。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状况

当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萨尔曼·拉什迪的作品进行了研究,国内研究《午夜之子》的相关文章多达80篇,主要研究作品中的后殖民主义,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从性别政治等角度切入,还有从探讨文化身份问题更细节更具体地去探讨分析拉什迪其人等。在现当代研究《午夜之子》的著作中,代表作有:《论S·拉什迪后殖民语境下“象”的思维——以lt;午夜之子gt;为例》梅晓云 西北大学,《lt;午夜之子gt;与后殖民混杂身份的构建》林苑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从人物神话原型看lt;午夜之子gt;》李蓉 福建师范大学 等。

  1. 发展历程

张中载于1986年在《外国文学》第3期发表的《婆罗室伐底女神式的风采多姿——lt;子夜出生的孩子gt;》最早在国内将《午夜之子》研究带进国人的视野,由于引进滞后,拉什迪及其作品研究在21世纪才逐渐进入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视野。

  1. 《午夜之子》大致研究流派

从后殖民的角度出发:如黄芝在《越界的缪斯——萨尔曼·拉什迪小说的创作研究》(2008)提出拉什迪创作中的全方面“越界”,一方面体现着突破霸权主义的思想,一方面暴露着拉什迪对东方主义思想的认同;而苏忱也在《拉什迪lt;午夜的孩子gt;中被消费的印度》(2014)中谈到拉什迪在小说中的描写透露出东方主义的傲慢。

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如张晓红在《记忆的家园,历史的想象——解读拉什迪的lt;午夜之子gt;》(《当代外国文学》,2007)中指出拉什迪在叙述的过程中不断偏离历史语境和客观现实,一方面颠覆了历史叙事,另一方面确立了虚构的合法地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