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域外汉语初级教科书的国别特征研究——以《华文英义津逮》和《“内鲜满”最速成中国语自通》为例文献综述

 2022-01-07 21:26:30

全文总字数:3486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晚清时期的域外汉语教材,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语言面貌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外国学者编写的汉语教材对当下的汉语教材编写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部分将主要梳理基于《华英文义津逮》《内鲜满最速成中国语自通》这两本晚清时期域外汉语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出现及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早期域外汉语教材研究情况1. 关于禧在明的《华英文义津逮》的研究关于《华英文义津逮》的研究,目前国内已经取得了颇丰的成果。

周磊[1]介绍了禧在明及其作品、《华英文义津逮》的相关内容,主要研究了该书的版本、编写体例、编写原则、语言要素的教学特点,并对语料选择、内容编排、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杨方[2]通过比较《华英文义津逮》中的《聊斋志异》语料与《聊斋志异》原本,研究禧在明对《聊斋志异》的改编的特点,认为禧在明的改编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考虑到了西方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国别特征,并简要探讨了这种方式的改编对于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路云云[3]将《亚细亚言语集》和《华英文义津逮》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华英文义津逮》成书背景、传播情况,以及《华英文义津逮》中的词语选择、词语教学和语法现象、语法教学,最后评价了两本书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华英文义津逮》中国别化的特点。

王晓利[4]研究了《华英文义津逮》中的语音系统,比较了该教材与当时流行的域外汉语教材中的拟音系统,探讨《华英文义津逮》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的特点,并推测晚清北京官话的面貌,他还将该书与《汉语拼音方案》进行比较,得出了该书对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所具有的影响作用。

《华英文义津逮》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对该书的成书背景、编写体例、语音词汇语法教学方面,对于该书的编写特点,尤其是该书所体现的国别特征,研究得较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