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开发紧邻社区居民的不安全感及其行动逻辑――一个集体抗争案例引发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24 10:10

文献综述

1 安全感研究综述

1.1 安全感概念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见于西方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安全感是指个体缺乏爱或者身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焦虑。[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提出他至今闻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安全感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个体在摆脱焦虑时的自信、自由的感觉即安全感。[2]

国内学者安莉娟等(2003)对安全感理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与精神障碍特别是神经症的 关系,提出安全感的概念:“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3]

罗文进等(2005)将安全感区分为广义安全感与狭义安全感,广义的安全感不仅包括社会治安的安全感,还包括自然灾害、军事战争、疾病传播、食品安全、信用经济、行政政策、人际关系等广泛领域;狭义的安全感,就是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而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及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4]

1.2 安全感测量研究

目前测查心理安全感的问卷主要有S-I问卷和SQ量表。《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Security-Insecurity,S-I)是由Maslow等(1945)结合临床实践编制的,该问卷包含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25个条目,共75题。采用2级记分法,按照Maslow的统计标准,分数越高不安全感水平越高。[5]

我国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你感觉安全吗?》,由群众出版社1991年出版,该书对安全感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安全感的评估指标以及体系进行了设计,具有安全感理论研究里程碑的意义,从此开始了全国公众安全感调查的历史。[6]

丛中等(2003)编制了安全感量表,查阅了大量资料,根据安全感的概念架构,该问卷由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构成,共16题,采用1-5级记分法。按照该量表的计分方式,最后各项目相加的总分越高,表明安全感越强。符合安全感这一概念的理论构想,且有较为满意的效标效度、实证效度和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7]丛中、安莉娟(2003)编制的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是国内研究者较常用以评价神经症和正常人群安全感的研究工具。对比马斯洛的《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安全感量表》题目较少,更加容易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此外,该量表是以中国人为样本进行测量改编,所以它在中国背景下的适用性更强。[8]

陈顺森、叶桂青(2006)编制了大学生安全感量表。采用6级评分,包括主观体验、能力评估、具体情境的风险预感、虚幻情境的风险预感、模糊情境的风险预感5个因子。[9]

曹中平等(2010)以初中生为施策对象,修订了Maslow的S-I问卷。经修订,问卷包含44个项目,包括情绪安全感、人际安全感、自我安全感3个因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10]

林荫茂(2007)在研究安全感概念、作用其应有的涵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动态,总结了指标遴选标准、体系框架安排、指标层次性和复杂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还特别对近几年某市安全感实证调查研究的问卷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安全感问卷结构是实践中的安全感指标体系,是最具有活力的安全感理论研究成果。[11]

2 集体行动研究综述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各种集体行动蓬勃发展,对集体行动的研究日益增多,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都参与其中,集体行动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领域。[12]而在中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学者们对集体行动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才逐渐地发展起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