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空间的灯光运用——以中国苗木博物馆为例文献综述

 2022-06-27 10:06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灯光运用

—以中国苗木博物馆为例

摘要

灯光赋予空间意境,就像音乐一样,传递出不同的气氛以及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人在灯光中,与环境亲密地融为一体。通过对灯光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运用的研究,将灯光与室内设计进行充分的融合和运用,为生硬的室内空间营造出充满生机或具有特色的空间氛围,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正确利用光与影的关系,可以营造出充满生机或具有特色的空间氛围。有光与影、明和暗的变化才会使人感受到空间、深度、形状、结构、氛围、魅力等。感受空间、深度、魅力等。

在博物馆设计中, 灯光是较为重要的因素, 灯光不仅仅只是对藏品和文物进行照明, 也能够通过巧妙的光照设计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感受, 给参观者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通过不同的设置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满足物体形状、空间以及色彩等不同的实际需求。也因此, 灯光属于影响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主要因素。要使得陈列展览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就必须要灵活的运用灯光。

关键词:博物馆 灯光 自然

正文

研究背景

博物馆是为公众参观文物展品服务的展示空间, 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也应围绕参观者的参观心理和行为特征而进行。在展示设计中, 光能引导受众的参观行为方向, 能够使受众分辨展品的主次区别, 所以博物馆内的灯光设计不仅起到简单的亮化作用, 还有引导参观者、烘托博物馆展陈氛围的作用。我国博物馆如今已有三千余座, 其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光环境运用不合理的问题, 浪费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工照明, 或者采用的光照设计使参观者产生眩光现象。

“博物馆是对光与照明有特殊要求的一类建筑, 视看与展示是人与空间的基本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激增成为一种世界现象。我国博物馆建设在未来十年也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 很多博物馆建筑展览空间的光环境存在不足, 仅从照明角度出发, 忽略了光与展品、受众之间的联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情况:目前,我国博物馆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博物馆采光照明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外国博物馆采光照明设计相比仍然很大的进步空间。新思想、新观念的树立、新技术的运用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博物馆设计视觉与展示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跟欧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博物馆的采光照明设计系统水平普遍比较低。由于博物馆管理方式的落后,资金投入面较窄,设计的理念以及技术手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据我国国家文物局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多数中国城市博物馆都是以自然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完全采用人工照明的博物馆较少。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的室内采光照明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光源的选择多是采用市面上一般用途的灯具,光源遮挡效果不是很好,光反射现象比较严重,展示照明缺乏专业设计等等。可喜的是博物馆采光照明设计近年来发展势头不错。比如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以及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馆的采光照明设计都具有相当高的设计水平。

国外研究情况:西方博物馆发展较早,且种类繁杂,技术相对完善。在博物馆照明设计方面研究也比较早。而且这些国家的博物馆管理模式也相对成熟,资本投入规范。一般为董事会制,如: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使用经费来源渠道广。有政府拨款、基金会筹资等方式。在博物馆采光照明设计上也是这样,设计研究比较早,资金投入、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准均高于我国同类型的博物馆。特别是对采光和合理利用新技术上有深刻的展现,如德国桥社博物馆的展室采用自然采光,采光天窗为凹型顶部,并略有倾斜,目的是突出展品:丹麦阿尔堡北方艺术博物馆采用天窗断面的方式,具有一样的效果。伦敦艺术馆展馆顶部采用菱形镂空设计,参观者站在中间能仰视到蓝色的天空。国外设计师在节能改造,防止眩光,提供清晰舒适的角度,避免视觉失调或引起疲惫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值得我国设计师学习和借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