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结构变迁视角下城镇居民养老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17 06:1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3.1家庭结构变迁1、我国家庭结构变化我国学者对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理论对家庭结构的变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并基于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康晓曦,2017)。

家庭结构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家庭人口要素和家庭结构要素(李芬,高向东,2019)。

我国学者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家庭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家庭功能的改变。

其中家庭结构变化的主要要素包括家庭内部代际层之间的关系、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的经济与情感联结、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王梅梅,2016)。

而影响家庭结构变化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人口流动,微观因素包括家庭子女数、家庭规模、家庭观念、教育、父辈与子辈的居住模式、婚姻状态(王培君,2012;向征,王超群,2014;李芬,高向东,2019)。

其中家庭功能的改变主要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以及情感慰藉(舒奋,2019;王萌,2016)。

目前国内研究者认为我国家庭结构变迁呈现的特点包括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家庭空巢期提前、空巢家庭比例提高(王培君,2012;李芬,高向东,2019;舒奋,2019)。

家庭结构变迁给我国居民养老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主要包括家庭核心化导致的养老负担加重、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及家庭养老观念的动摇(王培君,2012).1.3.2养老行为1、适龄老人的养老模式 养老行为的产生与人们选取的养老模式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研究者大多从养老资源提供者划分,指出主要养老模式包括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