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务员招录中的性别歧视文献综述

 2022-08-27 09:08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以国家公务员招录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关于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未来国家公务员招录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研究的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旨在研究目前大学生在国家公务员招录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关键词:公务员招录;性别歧视;大学生就业

  1. 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研究现状

国外有许多学者从性别学考察就业问题的成果,但多数把研究的焦点放在女性就业问题上,很少把女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专门的对象研究。特别是把中国女大学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招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的更少。

国外学术界的研究认为,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排斥招聘女性,男女员工同工不同酬;女性在晋升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境遇等。另外,国外关于女性就业方面的理论有很多,如女权主义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文凭主义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劳动力市场的性别隔离理论等相关理论。其中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假设了用人单位存在着歧视性偏好,只有在女性劳动者愿意接受低工资才能获得和男性劳动者相同的就业机会。该理论论证了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与其追求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之间的矛盾,这对分析我国当代女大学生在国家公务员招录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中国,有大量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文献和著作,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

一是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如:傅静在《从性别歧视的角度简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2009)中指出,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平等和就业待遇不平等这两个方面,可以从历史、社会、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仇雨临、罗桂芬、潘锦棠在《男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之比较》(1992)中,指出影响男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两类因素中,女大学生未来潜在能力低于男大学生是造成她们就业竞争力弱的基本原因;而在构成未来潜在能力的诸多因素中,女生的职业期望和成就动机弱于男生这两点降低了女生的潜在能力。

二是从经济学视角。如:潘锦棠在《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意向调查分析》(2004)中,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班级工作能力与男生相当甚至更好,她们的择业意愿和工薪期望与男生也非常相似,但是,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男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用人单位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和在实际的用工过程中认为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的效率更高,而且招收女大学生要付出比男大学生高的成本。吴晓翠在《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2007)中,提出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及婚后家务劳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用人单位采取支付女大学生较低的工资和提供与女大学生不相适应的职位,并以此来达到不雇佣或者减少雇佣女大学生的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