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16 09:05

文献综述

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们俨然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使用人数日益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1][1]从这一报告结果看,人们的生活逐渐与网络密不可分,但网络在带给人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借由网络实施的侮辱、威胁、孤立等对其他个人或群体制造故意伤害的网络攻击行为尤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网络攻击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生率为59.5%,[2][2]这使得大学生产生抑郁、无助、焦虑等情绪,甚至出现自伤、自杀行为,[3][3]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现状进行研究,探究其影响因素,寻求预防和解决对策。

概念界定

网络攻击行为是传统攻击行为在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基于对传统攻击行为的理解,Grigg于2010年提出网络攻击行为概念,即网络攻击行为是指使用电子媒介对其他个人或群体制造故意伤害的行为。[4][4]Corcoran认为网络攻击是以信息和通讯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旨在对他人造成并且受害者试图避免的行为。[5][5]我国学者赵锋和高文斌则将网络攻击行为界定为以互联网和手机网络为平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个体或群体实施具有目的性的伤害行为,且这种行为是目标对象想要竭力规避的。[6][6]国外的研究者一般采用“网络欺负(Cyberbullying)”这个概念来指代网络攻击行为,国内也有学者对网络欺负进行系统的研究,认为网络欺负是网络攻击行为的特殊形式[7][7],因此本文研究将网络攻击行为与网络欺负、网络欺凌等同,在对网络攻击行为的概念界定上和国内大多数学者一样仍采用赵锋和高文斌学者的定义。网络攻击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网络攻击行为故意对他人造成伤害;其次,网络攻击行为的伤害是可重复的;最后,实施网络攻击行为的个体具有匿名性。根据网络攻击行为的伤害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反应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两种形式。“反应性攻击”指个体或群体因为受到别人恶意的网络攻击而对攻击者进行主动报复的攻击行为;“工具性攻击”指个体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故意对他人实施网络攻击的行为。[8][6]

研究概况

  1. 国内相关研究

(一)国内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现状

许羚仪在调查大学生网络依赖和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时,得出网络攻击行为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占比为38.62%,且对网络越依赖的大学生产生的攻击行为越多。此外大学生自身攻击性越强,也越容易产生网络攻击行为。[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