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海绵城市景观生态提升规划设计——绿色建筑群区域文献综述

 2022-07-06 09:07

文献综述

  1. 研究对象概念和内涵

1.1海绵城市

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建设工程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湖水体破碎化、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中断等问题极大的改变了径流汇流等水文条件。雨水中的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使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受到威胁。而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积比例的增大,也使雨水绝大部分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及下渗,导致城市内涝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结合国内外在城市雨洪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立足于我国的水情特征和水问题[1],研究者提出“海绵城市”理论。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2]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通过统筹处理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人工给排水,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区的积存、渗透、净化和利用,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环节,从而实现城市和水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4]。海绵城市是一个从工程排水时代,跨入综合排水、生态排水时代的战略性转变,其核心是雨水的有效管理。

1.2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16],最初主要用于控制城市和农村的面源污染,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控制降雨径流水量和水质的生态可持续的综合性措施[17]。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BMPs的基础上提出了“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是指采用源头控制的理念,应用小规模、低成本的雨洪控制利用措施,来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3]。实现降低径流总量、减少污染物负、保护受纳水体以及补给地下水等目的。

根据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建设海绵城市的途径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LID)”。这里就清晰地解释了海绵城市与LID的关系,技术上,“海绵城市”内化了低影响开发(LID)的方法及目标,甚至是作为最核心部分。

1.3低影响开发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