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瞻园造园美学特征解析文献综述

 2022-08-03 02:08

文献综述

1南京瞻园造园美学特征解析的研究背景

瞻园位于南京市城南、瞻园路夫子庙西,坐北朝南。纵深127m,东西宽123m,总面积15621㎡,其中建筑面积4260㎡。山、水、石是瞻园的主景,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以石胜”是瞻园的主要特色,现今园中北假山为明代遗物。

据史料记载,瞻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一座园林。明初是中山徐达王府的西花园。后徐鹏举初次建园并取名为“西圃”。乾隆帝曾驻跸该园,并御题“瞻同”匾额。解放后,瞻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东扩之后瞻园东西二园合一,重现了金陵诸园之冠的风貌。东瞻园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展区、水院、草坪区、古建区,西瞻固有西假山、南假山、北假山、静妙堂等景点。瞻园总共经过了三次重修,但是其山水布局依旧保留着明清园林风格,又汲取了现代南方与北方造园艺术精华,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造园艺术[1]

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绘画、诗词、中国古代美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鲜明的艺术特征,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追求“意境”情景交融,赋予园林艺术以灵性。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通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工建造 ,不露痕迹地去体现自然之美[2]

造园美学特征主要可从环境特征、文化特征、空间特征、性格特征、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从造园与山水画理、造园与古代山水诗词、造园与中国 “天人合一”山水美学思想方面分析。如造园与山水画理可分析园林的意境、散点透视、六法论画理。中国传统的造园美学特征具有象征性、生态性、秩序性和同构性。象征性体现在中国园林在整体环境规划思路下,是以象天为基本核心的,整体环境是授命于天,反应天对人间统治的授命。但园林更侧重于体现对天的向往和想象。除了神仙思想园林中还对天文地理整个宇宙模式进行象征对位。

生态美学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天人感应”、“顺应天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代表了城市、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人工营建顺应自然,形成了赏心悦目的园林生态氛围。秩序性在皇家园林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同构性是天地同构、家国同构、自然与人工同构[3]

2瞻园造园美学特征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国内瞻园造园美学研究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