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Gipsy Princess’的细胞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15 11:06

  1. 文献综述

2.1风信子研究进展

2.1.1风信子概述

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是风信子科(Hyacinthaceae)风信子属(Hyacinthus)的一种多年生草本球根类植物。风信子鳞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叶狭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披筒形,花色有蓝、粉红、白、紫、黄、绯红、红等七个品系。喜阳耐寒,有浓郁香气,是园林应用中重要的球根花卉。近年来,风信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被广泛应用,已成为最为重要的室外陆地草本花卉之一[1],且常用于展览及销售,成为家庭和公共场所的重要室内花卉。风信子用于园艺时按品种可分为荷兰系和罗马系,风信子本属植物世界有30余个原种,但如今的用于园艺栽培培育的种类是由H.orientalis及其变种经过长期选育得来的[2]

2.1.2风信子研究概况

目前我国尚无自主产权的风信子品种,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种球满足市场需求,且种球存在鳞茎逐年萎缩,支柱变小等现象[3],不利于我们在生活和科研实践中应用风信子。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展了对于风信子组织培养、种球繁殖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风信子的繁殖主要包括分球繁殖、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手段。Chung等认为利用风信子鳞片进行组培时,内层比外层,基部比顶部的鳞片有更高的诱导能力[4]。运用组织培养这一方法,刘勇刚等利用鳞茎作为外植体在风信子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上得到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有6-BA,KT的MS分化培养基上得到了芽,且在同样的培养基上分化出了少量的根,从而得到完整的植株[5]。罗凤霞等用五种风信子进行了鳞片扦插试验,得出不同品种的增殖系数和小鳞茎平均重量不同;同一品种内,增殖系数和均重呈反比[6]

2.2染色体核型分析

2.2.1染色体研究发展概况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Fleming·w把细胞核中的丝状和粒状的物质,用染料染红,观察发现这些物质平时散漫地分布在细胞核中,当细胞分裂时,散漫的染色物体便浓缩,形成一定数目和一定形状的条状物,到分裂完成时,条状物又疏松为散漫状。这被认为是染色体被发现的最早时间和效果呈现。染色体一词最早出现在1888年W.Waldeyer的一篇德文期刊上,他指出细胞内有一种碱性染料浓染的小体,但还未确定染色体的具体结构和功能。1915年Morgan和他的同事合作出版《孟德尔遗传原理》,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验证据与严谨的统计,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7]。1926年,Morgan在继续研究果蝇的遗传方式时,证明了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1921年染色体压片技术成立后,受到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广泛应用[8]

2.2.2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