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微湿地现状研究报告文献综述

 2022-06-15 23:35:17

乡村小微湿地现状研究报告

摘要: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如小湖、自然水塘、小溪、河湾、沟渠等,乡村小微湿地多以塘田沟渠堰井溪等形态出现。目前,乡村小微湿地正面临着严重污染、不受保护、逐渐消失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存乡村小微湿地现状的调查研究,阐明乡村村小微湿地的重要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小微湿地;现状;保护;管理

0 引言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保护湿地的行动中来。然而,在众人将目光聚焦在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利用上时,却忽略了我们身边众多的小微湿地。

1 小微湿地的定义

基于《湿地公约》的规范和要求,结合国内外开展湿地资源调查的标准,笔者认为:小微湿地(Small and Micro Wetland)是指全年或部分时间有水、面积在8 hm2 以下的近海和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在10 m 以下,长度5 km以下的河流湿地,包括小型的湖泊、坑塘、河浜、季节性水塘、壶穴沼泽、泉眼、丹霞湿地等自然湿地和雨水湿地、湿地污水处理场、养殖塘、水田、城市小型景观水体等人工湿地。[1]

2 小微湿地的类型

小微湿地可分为自然型湿地及人工型湿地两大类。自然型小微湿地是自然演变形成的,主要包括小湖泊、河湾、池塘、沟渠、坑塘、河浜、季节性水塘、壶穴沼泽、碟形洼地、壶型泡沼泽、溪流、泉眼、丹霞湿地等。自然型小微湿地具有面积小、生物多样性丰富、梯度变化较大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的特点。

人工型小微湿地是指受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孤立的湿地景观板块或人类为了改善生存环境,人为模拟自然湿地,设计与营造的由基质、植物、微生物及水体组成的复合体,主要包括农田中的低洼地、雨水湿地、湿地污水处理场、城市小型景观水体、养殖塘、水田等。人工型小微湿地具有自然属性弱化,人文属性突出,景观、休闲娱乐等社会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的特点。[1]

3 小微湿地的特点

面积较小,分布不均匀,常常因为建设而被分隔成斑块状,而各个斑块之间的联系度相对比较低;从水文学上来说,和自然界的其他水域的地表径流等的联系较少;生态学上来说,被建成环境包围后,小微湿地生物种群和其他种群之间缺乏生态学上的联系。但如果科学合理地建设,仍然能 够发挥其有效功能,为人类服务,如雨季可以储水,缓解洪 水流速,旱季可以用来浇灌。[2]此外,可以在水面、岸坡上配置 植物,起到调节小气候及美化环境的作用[3-4]。

4 小微湿地的作用

小微湿地能有效地吸收和储存洪水,调节小环境水位,小微湿地的存在为野生动植物及微生物提供生存繁育空间,对野生动植物的物种保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