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新型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分析与对策探讨文献综述

 2022-08-06 03:08

宁波市新型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分析与对策探讨的文献综述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本文首先简述了宁波市的基本情况和城镇化建设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其次,构建宁波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活城镇化、环境城镇化四个方面对宁波市10个地区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宁波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域间、地区间存在差异的结论。最后,综合分析各个地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各自的发展建议以及推动宁波市整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从经济、人口、生活、环境以及地区差异五方面进行改进,从而使宁波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宁波;新型城镇化;地区差异;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城镇化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叶,城镇化的发展开始被经济学家以经济思想来研究。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A.Lewis,1954)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视角提出劳动力会从边际收益低的传统部门流向边际收益高的现代部门,而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部门的边际收益往往低于工业部门,从理论设想出发,农村的劳动力更容易流向城镇。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55)提出了“发展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是均衡分布的,经济增长在不同的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增长,一些主导部门和行业集中于某一地区,以较快速度优先发展,形成“发展极”。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R.Fridemna,1966)提出核心-边缘理论,解释了区际或城乡之间非均衡发展过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Michacl P. Todro)于1969年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将发展中国家出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于城乡间显而易见的收入差距。到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使世界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相应的城镇出现了新的特征。西方国家将研究转向跨国家的世界城市体系、网络城市等。

2、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国外学者做过大量研究。诺瑟姆(Northam,1979)首次用城镇化人口百分比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他发现城镇化水平的增长图是一条“S”型Logistic曲线。因为单一的人口指标无法全面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学者们开始采用复合指标法。克劳克(Klauke,1987)分别从人口、职业、居住环境及与城市中心的距离等方面评价城镇化。阿列克斯(Alex, 1992)建立包含人均GDP、非农产业占GDP 的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非农就业者占总就业者的比重等 10 个指标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较偏重对 GDP 的考量,而对居民生活水平、城市生态环境、城乡统筹等方面的评价则鲜有涉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