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额制对城市共享单车运营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2-03-14 20:37:1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共享单车”指的是一种通过线上应用软件连接自行车和人,通过线下提供自行车服务,基于“共享经济”理论而运营的一种商业模式[[1]]。在提倡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的大时代背景下,共享单车作为城市解决城市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而生[[2]]。共享单车(自行车)企业通过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服务,完成交通行业最后一块“拼图”,带动居民使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热情。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产生协同效应。共享单车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区别于传统的分时租赁,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租赁搭载了移动互联的信息化优势,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进行车辆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高效便捷。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走路累、公交挤、开车堵、打车贵”的苦恼[[3]]。

共享单车问世时间不长,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使用者和竞争者行为准则均有所欠缺,暴力拆锁、上私锁、记住开锁密码和破坏单车二维码等“单车私有化”现象和同行恶性竞争带来的恶意拆卸、丢弃单车现象在各地屡见不鲜。

在许多城市中,自行车的停放和自行车道的建设还没全部施行好,而当前共享单车行业竞争激烈,各企业正处于大量投放大规模圈占市场阶段,盲目的投放单车使得某些城市的单车数量超过城市容纳量,造成极大资源浪费,而共享单车随借随停的特点也导致致了单车停放乱占人行道现象和单车上路违反交通规则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容、妨碍市民正常的交通出行。

在一些大城市,共享单车配额落地明确了共享单车的市场地位,是对这个市场的肯定,接下来,共享单车的市场监管体系将更加有序和规范,对用户而言,在不久的将来,骑行环境也将更加安全和方便,对共享单车行业、监管体系、用户而言都是好事。

本研究针对城市共享单车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各种影响因素,用配额制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共享单车和城市市容的协调发展。

二、国内的现状研究

(1)国内共享单车起源与发展现状

2013年,“共享经济”的概念从大洋彼岸兴起,“欧洲最早出现“公共自行车”或“自行车共享”概念”[[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