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嘧啶合成菌株改造及氮源优化文献综述

 2021-10-19 22:38:1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摘要:四氢嘧啶(Ectoine)是一种与原核和真核细胞生理相容的溶质,形成于多种微生物中,如细菌、古细菌、嗜盐原生生物和微藻。

四氢嘧啶是一种抵抗不同类型的环境的细胞保护剂和稳定剂。

由于它保留了蛋白质和大分子复合物的功能特性,被认为是一种化学伴侣。

它的防腐和保护作用已使其在医学,化妆品和生物技术中得以广泛应用,因此四氢嘧啶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本课题针对实验室已有的合成四氢嘧啶的工程菌株,通过Red 重组的方法,敲除对四氢嘧啶合成的前提物质L-天冬氨酸-β-半醛含量有影响的lysA基因,对构建的四氢嘧啶合成菌株的发酵进行氮源优化,从而提升四氢嘧啶的产量。

关键词:四氢嘧啶异源表达E.coli氮源优化Red重组1. 四氢嘧啶的理化性质四氢嘧啶(1,4,5,6-四氢-2-甲基-4-嘧啶-羧酸)是环化的氨基酸衍生物,首先发现于一种细菌嗜盐绿外硫红螺菌中。

在极端环境如高渗、干燥和极端温度的条件下,各种微生物都会积累四氢嘧啶作为保护性极电解质。

[1,2] 四氢嘧啶极易溶于水(4C时高达6 mol/kg水),在生理pH值下为不带电荷的有机物质[4],故可在极端条件下作为细胞保护剂和稳定剂,稳定细胞膨胀压力。

2. 四氢嘧啶的生物合成途径四氢嘧啶的合成途径是在嗜盐细菌Halomonas elongata发酵过程中通过标记13C发现的。

微生物通常从前体L-天冬氨酸-β-半醛(ASA)合成四氢嘧啶,这是微生物氨基酸生产的中心枢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