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0吨栀子饮料生产线设计文献综述

 2021-10-17 18:55:12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1栀子原料概述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首批药食两用资源。

栀子性味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症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和外伤扭挫伤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抗氧化、抗癌、保肝利胆、抗炎镇痛、降血糖、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提高认知功能等作用。

迄今为止,从栀子中分离和鉴定出的活性化合物有40多种,包括环烯醚萜类、二萜类、三萜类、黄酮类、有机酸酯类、甾醇类、三萜皂苷类及色素等[1]。

1.2栀子的药理作用1.2.1保肝利胆作用李原明[2]利用栀子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进行干预,发现栀子提取物可以使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身高,推测其可能是通过下调TNF-α和IL-6的表达,促进脂肪代谢,清除肝组织内的自由基,从而发挥保肝作用。

夏诗琪[3]等发现栀子中的藏红花酸对有毒物质引起的早期急性肝损害有预防作用。

孙旭群[4]等给予大鼠ig栀子苷6h,发现栀子苷可增加正常大鼠以及由异硫氰酸-1-萘脂所致的肝损伤大鼠的胆汁分泌量,说明其具有利胆作用。

1.2.2保护胰腺组织作用 栀子及其提取物有利胰及降胰酶活性效应[5],栀子苷有显著的降低胰淀粉酶作用,而其酶解产物京尼平增加胰胆流量作用最强,持续时间较短。

司立洲[6]等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给予栀子苷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栀子苷可增加血清中GSH和SOD的含量,降低MDA含量。

栀子苷与线粒体有氧代谢功能的恢复作用存在着密切关联,栀子苷能够减轻胰腺细胞的钙超载、延缓磷脂酶的降解速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