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原因及对策—以贵州省农村低保政策为例文献综述

 2021-12-13 09:12

文献综述

公共政策是所指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战略性运用,以协调经济社会活动及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

它的主体是政府,我国对于公共政策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自八十年代起才有学者开始展开系统的研究,由于它的发展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需要,逐渐受到了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需要,公共政策的发展模式逐渐多样化,难免会出现政策执行偏差,出现了政策空传的现象,并最终造成了政策微效。

本文笔者将从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政策出现偏差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现行主要的公共政策模式、应对公共政策偏差的对策与创新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为以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

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和解决政策问题的直接途径。

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1 世纪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再拘泥于单个区域,而是逐渐朝着政府与政府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共同制定与执行的方向发展。

当今公共政策的模式多样化,政策执行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问题也在浮现。

在政策执行上,政策执行的不恰当方式和不恰当选择是造成政策偏差的重要原因,学者陈卉(2016)认为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1、机械执行。

表现在无视公共政策的精神实质,不考虑客观的实际条件,对相关问题不能结合实际条件进行分析,只会机械地对公共政策进行生搬硬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