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以恒瑞医药公司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11 22:37:12

国内研究概况

目前,我国关于盈利能力的研究和文献主要集中在盈利能力的概念和评价体系上,而且大多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我国盈利能力相关理论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实践和时间的进一步的检验,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并从国内外其他学者对医药制造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运用杜邦分析法、利润表的结构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以及对相关指标的分析,来研究得出医药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经营或盈利问题。

1.盈利能力的概念

刘莹(2019)一方面认为企业盈利能力实际就是运用各种手段的经营来使得企业获取利益的一种能力,就是投资者获得投资收益,债权人获得本息的主要依据,能够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也是企业一切经营成果的实际体现,更是企业员工基本利益的重要基础来源。另一方面指出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重视税收政策带来的作用2.对盈利能力的分析过于注重结果未从实际情况出发3.忽视企业资产运转速度4.深入分析企业的盈利模式。王梓杰(2019)同样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获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利用各种经济资源来实现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强弱与利润率正相关,也就是说通过盈利能力的强弱,可以判断出利润率的高低。

2.关于盈利能力指标的研究

王梓杰还指出企业主要通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等六项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往往在实务中,我们也会通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骞小丽(2017)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评价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时,常见的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利用企业会计报表的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结论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这些指标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企业真实的现金流入状况。在实际工作中,

根据现行规定已经确认的盈利,现金流入滞后的现象非常普遍、非常严重,企业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能按时回收,长此以往,企业将面临经营风险。所以,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那么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时,有必要增加评价包含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徐一千(2016)同样觉得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有局限性。他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缺陷。1.现行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缺陷2.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的缺陷3.会计核算的局限性

蔡依凝,巴瑀,赵宣臣(2016)认为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都是将公司的传统四大报表作为分析基础,通过对公司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进而找出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他们分析了盈利能力分析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1.公司的盈利能力并非只在销售状况中体现2.不能忽略税收政策的影响3.未从利润结构角度评价盈利能力4.公司资本结构的作用被忽略5.公司资产运转效率的影响被忽略6.对于公司盈利模式考虑的比较片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