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栾川县民宿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16 08:05

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

“民宿”这一概念源自日本发展于我国台湾地区,最早是当地居民利用闲置的房屋资源经由民宿主人参与旅游接待,为到访的游客提供小而具有特色的住宿设施,与此同时也能让游客感受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气息和生产方式,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营模式。大陆地区民宿产业出现较晚,却发展迅猛,从早期的农家乐形式已逐渐走向中高端化、精品化、标准化民宿产业,已然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良好发展的民宿集群主要聚落在德清-泛莫干山带、云南丽江古镇、四川成都等地,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势必会带动我国民宿旅游业的发展,而关于乡村民宿发展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多。

2.1.1国内研究现状

大陆民宿市场与2011年开始起步发展,在此之前解决乡村旅游食宿方面的需求一直是以招待所、农家乐、旅馆为主要形态。在2011年至今民宿业可谓是当今旅游市场大热产业,发展浪潮此起彼伏。专注于产业形态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在2011年之前的,以农家乐为主要形态的发展研究,在针对此可以对农家乐向民宿转型进行定性研究;另一种则是在发展、研究热潮中不断建立完善的乡村民宿体系,具有研究的可操控性以及实践性,可以进行定量、模型研究,集中在发展问题或发展策略上的研究。对于实际民宿管理和经营模式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于农家乐在中国目前的主要类型和对乡村民宿发展启示的研究。刘伟、刘鹏、常征三人研究归纳出目前中国早期主要农家乐形式有两种:一是城镇休闲娱乐型(主要以城镇休闲娱乐型为主。);二是景区依托型(主要分为民族文化型和乡村生态观光型)。而随着农家乐暴露的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盲目跟风、趋利导向渐渐失去了竞争发展前景,同时将娱乐服务停留在了棋牌等简单活动也未能紧跟时代发展潮流。【1】董炳麓在《中国旅游报》以栾川县为例提出“变则通,通则畅”,顺势而为,出“重拳”推进民宿规范发展,跟随区域经济的时代,对栾川县旅游住宿从“农家乐”水平转型为精品民宿提出了三个目标:一是规划好规范好,实施全域旅游规划,打造提升公共服务环境,结合各景区村镇盘活旅游资源,以点带面发展民宿。同时提升民宿标准,发展精品民宿;二是盘活乡村,在2018年县委、县政府融资6亿元开展扶贫项目,打造了一批如“王府竹海”旅游亮点;三是服务旅游度假。推进智慧旅游大数据,启动旅游交通廊道建设,对县镇各主干道进行路面升级、房屋改造、绿化靓化、标识安装、推行“厕所革命”等工程。【2】石洪凡认为传统的农家乐对如今富有特色的民宿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氛围”“图像”为吸引力的乡村意象、多方面跨界组合推行的产品以及具有人文情怀的共享生活元素三个方面。为此对大热的乡村民宿业石洪凡介绍了四点发展启示:一是完善民宿的监管机制、二是发挥民宿主人的作用、三是构建乡土化的建筑形态和实施精品化的发展策略。【3】

关于民宿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研究。李航宇、许倩、孙红伟等人通过实地考察,提出对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立足于乡村旅游区多元化发展、增强环保责任感及环保意识和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责任感三点。【4】张培、喇明清进行系统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结合了“购买意愿”、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五阶段(认识需求、信息搜集、比较方案、购买决策和购后评价)、“消费者购买黑箱”等理论,设计出了具有发展启示意义的选择意愿营销启示。【5】张新峰通过对宜兴篱笆园民宿的旅游者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三点关于民宿发展对策的建议:一是需要设计适合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线路,扩宽营销渠道,具体分为自主“菜单式”旅游线路、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线路和保健为主的“养身”线路;二是制定差异化的定价策略,进行灵活的促销,可依据目标顾客群消费能力、旅游产品季节周期以及服务差价策略;三是提供完善的优质服务,注重售后服务。【6】梁吉云在《乡村民宿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究》中提出目前三大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建设资金问题、基础设施规划问题和民宿安全问题并在文中结合“互联网 ”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科技给出了相关的对策。【7】沈琛杰利用SWOT分析在《莫干山民宿业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提高经营水平、增强产品类型与文化内涵、多维度打造品牌民宿、推动社区共生、加大监管力度与规范指导,以改变游客性价比感知差,再次消费意愿弱,民宿竞争力下降造成的房间空置的局面。【8】杨漫君通过对诸暨市乡村民宿消费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并利用统计描述和交叉分析提出诸暨民宿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战略布局;个性化民宿有限;高端民宿产品缺乏,产品档次较低;未充分挖掘民宿产业链潜力;民宿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品牌和宣传优势等问题【9】。李冬霞通过实证分析,建立了旅游者购买民宿产品的决策行为模型,并针对此结论提出了瞄准目标市场,精准定位民宿风格;强调民宿特色,深化民宿个性;围绕市场需求,调整民宿价格;打造精品民宿,与当地自然人文有机共生;擅用网络平台,上线民宿产品和重视评价口碑,鼓励分享住宿体验的建议。【10】王曼玥基于游客对乡村民宿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总结提出了影响乡村民宿游客满意度的五个因子,分别为:“价格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服务因素”和“品牌因素”。【11】

2.1.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民宿业发展要比国内的早上许多,且对于民宿的称呼也不相同,在英国民宿命名为“Bed and Breakfast”而在美国被称为“home-stay”。民宿最早始于日本,最早传入我国是在台湾地区,相较于国内整个民宿的组织、体系、制度、行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因此国外民宿的成功案例可作为中国大陆民宿发展的参考。

基于游客的消费意愿出发。Gunaskaran N.与Anandkumar V针对印度Pondicherry地区进行了游客选择意愿的调查,替代性住宿产品概念被引入,最终提出存在四个因素:家庭氛围、物有所值、当地风情和宾主关系,影响会游客选择。【12】Chen L C,Lin S P,Chunmin K针对我国台湾地区民宿市场游客的偏好性进行了定位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民宿经营者的营销战略;还得出大多数Bamp;B旅客都是核心家庭的常客,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却只能满足中等家庭的收入,而且口头相传成为了最好的营销方式。【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